-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方式.doc
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方式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莫厘中学 张菊弟 邮编:215107
摘要: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教学效果,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研究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创设情景的方式有:趣味性情境,探索性情境,生活性情境,直观性情境,阶梯性情境等方式。
关键词:创设情景,课堂教学,数学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标准》还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即学生在想达到一种目标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同时又有强烈的求知欲的一种心理困境。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背景及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师提供一种熟悉的场景,学生顺着教师的提示努力寻找,最后自主达到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 HYPERLINK /magazine/1007-5194 \t _blank 探索新知、不断学习的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学生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要有连贯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下面介绍几种教学中常用情境的创设方式。
一.趣味性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兴趣引发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再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推动学习不断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份,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的意向基础。如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的新课教学时,我就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计情境来引入的。
案例(1)
(一)。首先讲授故事
印度有个发明家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玩的很开心,于是决定奖励这个发明家,发明家没有向国王要金银珠宝,他的要求是让国王在棋盘上放麦粒,但是规定在第一格里放一颗麦粒,后面的格子数是前面的两倍,国王一笑,连忙答应,你认为国王能满足这位发明家的要求吗?
(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问题:1,国际象棋有多少个格子? 生:64格;
师:问题:2.第1格有多少颗麦粒? 生:1粒;
师:第2格有多少颗麦粒? 生:2粒;
师:第3格有多少颗麦粒? 生:4粒 ;
师:如何得到的? 生:2×2;
师:第4格有多少颗麦粒? 生:8粒;
师:如何得到的? 生:2×2×2;
师:那么第64格有多少颗麦粒? 生:64个2相乘.
(三)引入新课:
师:如何书写呢?是否写起来太繁杂了啊,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如何书写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这一节课从一开始学生就被故事所吸引,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始终处于有所求的状态,从而积极地动脑动手,可以说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记得牢固。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探索性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一种“心里自由”与“心里安全”的状态下,自主的学习,大胆的创新,主动的发展。为学习新的课题而设计的铺垫从学生认知结构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情境。这种情境可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有效的启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情境常用于新知识的引入。如我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2)------中心投影》一课的新课教学时,就用这样的情景引入的。
案例(2)
(一)热身运动:
1.如图,在Rt△CDE中,∠D=90,AB∥CD, AB=2,CD=10;
(1) 若BD=20,则EB=________;
(2)若BD=32,则EB=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