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五届“行知杯”论文参评申报表 编号 送评单位: (所在市、区)昆山市高新区吴淞江学校论文题目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作 者褚永明所在单位名称昆山市高新区吴淞江学校合作者联系电话邮编215300职称小高职务教师电子信箱诚信承诺1、本论文的主要论点及论据为作者本人原创,绝对没有剽窃或原文抄袭他人。 2、主办单位若将本作品公示、上网、发表或出版,本人表示同意(同意);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 褚永明 2013年4月18日关键词、主要论点、有无发表摘要:陶行知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这一光辉思想仍然有鲜明的、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为学生搭建认识生活、走向社会的平台。让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不断延伸,永远闪烁。 关键词:深入生活 学于生活 用于生活 主要论点: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有无发表:没有学术组初审意见 初评等级: 评委签字:省陶会专家组复审 复审等级: 评委签字:注:本表由论文作者自填。注意:1.编号及本表最后两栏不填。2.单位名称一定要写明所在县(市)。字迹要清楚。3.严禁论文抄袭,凡引文要注明出处。4.本表一律装订在论文的首页,一式三份送审。5.论文格式: 论文一律用A4纸Word文档,题目用黑体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1.5倍行间距,页边距都是2厘米。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褚永明 摘要:陶行知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这一光辉思想仍然有鲜明的、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为学生搭建认识生活、走向社会的平台。让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不断延伸,永远闪烁。 关键词:深入生活 学于生活 用于生活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伟大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认真学习研究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确实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真象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一样。 一、深入生活 挖掘资源 陶行知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这一光辉思想仍然有鲜明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利用社会教学资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手段。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动手、去体验。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让学生懂得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美文的。如写《我的家乡》,老师应该带着学生走进广阔的田野、繁华的街市、繁忙的工厂……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把形象可视的事物变成抽象的文字,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形象生动,情境交融。 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构建“大语教学观”,要跳出书本、跨出课堂、走出校园,认识到学生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学社会生活知识,真正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教学思想。 二、学于生活 用于生活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中闪耀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