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第1轮基础复习29:九(上)第一章:证明(二)试题1.doc

2006年中考第1轮基础复习29:九(上)第一章:证明(二)试题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中考第1轮基础复习29:九(上)第一章:证明(二)试题1

 PAGE 8 第一部分:基础复习 九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证明(二) 一、中考要求: 1.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2.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3.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能够证明与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4.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5.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知角的平分线;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 二、中考卷研究 (一)中考对知识点的考查: 2004、2005年部分省市课标中考涉及的知识点如下表: 序号所考知识点比率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5~7%2命题6~7%(二)中考热点: 新课标对本章的要求不高,但比较简单的几何证明题仍是2006年中考的热点题型 三、中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对策 本章主要考查对命题、定理等概念的理解及运用定义、定理证明问题的过程,在中考题中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占5~7分,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注意认真理解概念,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正确地写出证明过程。 ★★★(I)考点突破★★★ 考点1:利用定理证明 一、考点讲解: 公理1、一直线截两条平行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公理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公理3.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公理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定理1.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定理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定理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定理5.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 定理6.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 定理7.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定理8、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二、经典考题剖析: 【考题1-1】(2004、深圳南山,5分)如图l-l-1,AB、CD交于点E,AD=AE,CB=CE,F、G、H分别是DE、BE、AC的中点. (1)求证:AF⊥DE; (2)求证:FH= GH. 证明: (1)在△ADE中,AD=AE,F是DE的中点 ∴ AF是等腰△ADE 底边DE上的中线 ∴ AF⊥DE. (2)连结GC.∵AF⊥DE H是AC 的中点 ∴FH是Rt△AFC斜边 AC上的中线 ∴ 同理: ∴FH=GH 【考题1-2】(2004、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 ①∵∠ACD=∠ACB=90° ∴∠CAD+∠ACD=90° ∴∠BCE+∠ACD=90° ∴∠CAD=∠BCE ∵AC=BC ∴△ADC≌△CEB ②∵△ADC≌△CEB ∴CE=AD,CD=BE ∴DE=CE+CD=AD+BE (2) ∵∠ADC=∠CEB=∠ACB=90°∴∠ACD=∠CBE ∵AC=BC ∴△ACD≌△CBE ∴CE=AD,CD=BE ∴DE=CE-CD=AD-BE (3) 当MN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D、DE、BE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BE-AD(或AD=BE-DE,BE=AD+DE等)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