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三 1----5得认识和加减法 单 位 依汶中心小学 主备人杜中菊时 间2012、9、12参与者王凤荣、李忠秀、孟超、车路路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14—33) 二、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三、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难点: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5以内个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因为5以内各数,再整数集合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以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是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认数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是本册教材的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在本单元已经明显体现。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书写数字,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法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之间对数大小的感知,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发现,计算方法的选择都存在着差异。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体现算法多元化,是本册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单元的加减法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特点。 六、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如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例如,教材在第16页设计的一个实践活动,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物体或数字卡片)来表示数“3”;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关系符号“>”、“<”、“=”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前面提及的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单位:依汶中心小学课题:新授课主备人:王凤荣时间:2012、9、12课题:1---5的认识参与者:刘西贵、杜中菊 李忠秀、宋立文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p14~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