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鼓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周碧丽)
PAGE
PAGE 4
鼓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内容摘要】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已逐步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对犯了错的同学,老师严厉的批评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还是让我们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吧!鼓励能让学生找到自信,产生兴趣,拥有动力。再优秀的人都会有缺点,再愚笨的人也都会有优点。所以鼓励学生,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也就是让你的鼓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关键词】
鼓励 上进 自信 自尊心 个性品质
【正文】
我刚看过美国的一部电影,表述了一群孩子比赛爬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相继冲过了终点线,只有一个孩子落在后面,吃力地迈着步。镜头拉近,原来孩子的腿有点残疾。孩子显出了沮丧的神情,爬,还是不爬,思想在斗争。
这时候,若是在同学们扶着他爬上山去他内心感到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弱者的耻辱。若同学们都嘲笑他,他就会被抛入冷酷的世界,失去了爬山的勇气,他将永远爬不到终点。
结果怎样呢?
全班同学齐声地呼喊着他的名字,为他欢呼:“你能行,你真棒!加油啊!”
孩子心头一热,擦去了额头上的汗,迈开坚定的步伐。
近了,近了终于到了终点。
全班同学拥上去,将他抬起抛向天空,并高声欢呼着,仿佛他才是凯旋的冠军。孩子得到了做强者的机会。爬山留给他最深的感受是,我受到了尊敬,我是强者。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
国家教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十项措施中提出,对学生要多鼓励,多采用鼓励性的做法,这既是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素质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学生要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等德育原则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肯定、鼓励,而不是只看到学生的不足加以斥责。我们要相信学生能够成功,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即使不能成功,只要学生真正努力过了我们还是要肯定学生。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鼓励是是一股推动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是一种给与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需求。给孩子以鼓励不但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而且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鼓励能激励学生上进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鼓励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多说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各个学科认知操作活动的成绩,对一名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说非常关键。鼓励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人来说,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视。而鼓励正是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与快乐的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我们必须清楚:在人的情绪之中,快乐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协调的、积极的作用;用痛苦、恐惧、愤怒则起破坏的、干扰的或阻断的作用。那么,如何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快乐和兴趣等正情绪,尽量减少痛苦、恐惧、愤怒等负情绪的产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巧鼓励,少斥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鼓励能激起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源泉,它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当人缺少这种品质时,就会缺乏勇敢,瞧不起自己,做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等。鼓励可以使学生找回自信,它是学生自信品质必需的“心理营养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统”。因此,鼓励应贯穿于培养自信品质的始终。因为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所以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适时地采用鼓励、称赞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其内驱力,把自信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境界中畅游,享受自信所带来的愉悦情感。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叫叶小磊,是全校出了名的违纪大王。三年级从外地转入我的班级时,是一个品德与学习都落后的学生。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突然发现他的人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