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直中国高中教育改革问号
拉直中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问号
2013年01月24日 14:39:52 来源:中国教育报 HYPERLINK :9001/m_comment/comment.jsp?type_id=1ifclear=yeswhich_show=newstemplate_name=default/defaulttemplate.htmnews_id=103516946thread_id=0channel_id=9130000 查看评论 HYPERLINK /wzsjb/wzsjb.html \t _blank 手机看新闻 字体: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20) \o 新闻内容字体设为最大 \t _self 大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 \o 新闻内容字体设为正常 \t _self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2) \o 新闻内容字体设为最小 \t _self 小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wzsjb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是被迫迎合社会对升学率的现实期待,还是顺应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理想诉求?今天中国的高中教育正陷入向左还是向右的现实纠结——
拉直高中教育改革的问号
付业兴 绘
付业兴 绘
岁岁年关,那些分布在祖国天南地北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教育部门的官员们就会向北京集结,参加民进中央辞旧迎新的一个传统的对话节目——探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路向。
只是,这个年关稍有不同。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今天你幸福吗”,便成了这个冬天一句温暖的问候。于是,来自民进中央、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学者及全国13个省市19位校长等几十人坐到了麦克风前,检视和探讨中国高中教育改革迫切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新课改在轰轰烈烈地推进,而现实的高中教育却为何依然走不出应试怪圈?高中教育为何仍然苦于无法服务学生个性成长?高中教育究竟怎么了?未来的改革何去何从?
当改革成为时代镜像的主角时,这些沉重话题背后的声音,或许在校长们办学苦恼的反思中能刺破苍穹,拉直高中教育未来改革的诸多问号。
课程依然塞得满满当当,学生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超纲超标教辅泛滥,几乎控制了中国高中教学,学生难言幸福感——
被删减内容卷土重来学业负担不减反增
“如果不对我们的课程结构做一些调整,我们的高中教育根本没有办法服务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这是长期奔忙于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们的共识。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说,现在的高中,课程门类与培养学生创新力、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要求相对照,还是显得过多,学生的负担变得比预想的要重。以江苏为例,高一年级开设的13门课,其中11门要接受笔试考试,这些课程满满当当排下来,学生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而且由于各省出台的高考方案对于学生课程选择进行了一些硬性规定,现在的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依然处于被选择状态。这样,学生也就失去了发展个性的依托。
高中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每年,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中文系的许多学生不是因为语文成绩好进去的,而是以数学特长生身份考上的。
这种现实的背后折射出当前高中教育的办学困境。“在江苏,数学满分160分,学生达不到140分要被这些大学中文系录取,几乎不可能,所以像北大这样的大学,中文系选的学生肯定是班里数学最好的学生。”唐江澎说,“我们应当降低高中必修课的难度,把该深的部分加深,该浅的部分变浅,将公共必修课中腾出更多的空间给选修课,把考中文系的孩子数学成绩降下来,使他们多学点古典文学,这样的人可能将来会是人才。如果学生学得苦,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改正,起码要让他们苦得其所。”
强调机械训练、学生压抑个性被动接受,始终是绝大多数高中校长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我们教师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个性被压抑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我们今天的课堂,尤其是一些县市的课堂,日常教学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仍以简单机械的训练为主,逼着学生去学。”贵州省实验中学校长刘隆华说:“我们的学生接受了太多毫无意义、深、难、繁的训练,学生和老师都找不到幸福感,学生学得痛苦,老师教得痛苦。”
这种与高中人才培养定位的现实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不只是高中公共必修课程本身偏难所致。实际上,前些年,高中教育改革就像“水里的葫芦”,按下去这只,另一只又浮了上来。一些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删掉的偏、难、繁、旧的内容,又重新回到了课堂、学生的教辅书以及作业本上。
最近10多年,高中教育改革从课程内容来说,确实更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而且课程也尝试了必修加选修以及增加学生实践的方式,试图补齐过去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短板。但通过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实践和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