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先进事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华先进事迹

三尺讲台行为世范 一颗丹心润育桃李 ——记全国模范教师、南宁市道德模范徐华 国强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今天是中国第31个教师节,在这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谨让我们向奋战在教育一线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南宁,有3221所中小学、幼儿园,有6.54万名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默默奉献、耕耘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在这里,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6万多名园丁中一位杰出代表的身上,看看他是如何教书、如何做人,如何握着三寸粉笔走上三尺讲台,和他的学生、教师一起克难攻坚,实现人生梦想。   徐华印象   徐华,乍一眼看去,他还真不像手拿圆规角尺,只认公式定理的数学教师,他更像“传说”中“子曰诗云”的文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从教23年,他严谨治学、敬业勤业、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他影响并带动他的学生、老师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从教23年,他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广西特级教师、“八桂名师”、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第十三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年11月,徐华被评为南宁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徐华从来都很平静。因为他的心里只有学生、老师和学校。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必须的、应该的。他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的。   徐华,耐住寂寞、坚韧做人。   一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园丁;   一位温厚、儒雅、内敛、仁爱的学者;   一位名副其实的先生。   教学相长的课堂   教育是一种劳动,始于辛勤,归于平淡。教师是教育的行者,起于梦想,归于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1992年,大学毕业风华正茂的徐华来到了南宁二中。第一次走进课堂,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让他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要怎么学、怎么教,才能为国培育栋梁之材?”徐华给自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谁承想这个问题一问23年,践行23年。23年来,无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还是坐在灯下备课或批改作业,徐华都在想:今天我都讲了什么?明天的课怎么上?   会上课的老师,心里装着学生。   2015年8月末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走进徐华的课堂。   当天数学课安排在第三节。提前10分钟,记者悄悄坐在最后一排。提前5分钟,徐华和准备上课的高三(2)班同学全体到位。   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下的思考题,回去都认真想过了吗?徐华用和蔼的微笑、问询的眼神在教室里巡了一圈,马上有一位男同学举手示意……徐华的课程,大都从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开始。   随后,他请出成竹在胸的那位男生到黑板上演示,并不失时机地和大家一起讨论对上一节课程的消化、理解和课后的思考……课堂上,记者切身体验了国学经典《论语》中的五个字——温故而知新。   一题多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随后30多分钟的教学里,老师边讲、边写、边问、边听,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记录、边回答。师生间不是一厢情愿的填鸭式教育,教学一直在轻松活泼的互动氛围中进行。   徐华的QQ签名只有两个字:自然。   “教学相长,自然而然。尽可能让学生感到一切水到渠成。”这就是徐华的努力和追求。学生不应该是一只有待去装满的杯子,而是一盏等待被点亮的灯。徐华从好奇心入手,为学子们打开智慧之门。   育人先树德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听徐华上课的那天,楼道上他先给记者上了一课。   那天在通往教室的楼道上,有一个垃圾桶旁边遗落了一小团有污渍的纸巾。徐华默默地上前两步,弯腰拾起,放进垃圾桶。   作为南宁二中副校长,学校的管理者之一,看到问题不是首先追查责任,而是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为什么?徐华拆了一个“德”字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德”由“彳”“直”“心”三个部分组成。“彳”表示行为,“心”表示心意,古字例以“直”为“值”。发于心而践于行,是为“德”。徐华说:为人师表,须有师德。做老师的能把垃圾拾起来,学生就不忍乱扔垃圾了。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之。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的崔永琳同学直接用这段文字,来描述徐华在他心中的形象。   高中毕业五年了,但忆起徐老师的言传身教,还历历在目。说起徐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又怕又爱。他是严厉的,要求我们每天做到3个“35”,早上7:35、下午2:35、晚上6:35要到教室。我们最害怕数学测验不合格时试卷上那个大大的“△”,这代表着要去办公室和徐老师“面谈”。   然而,他又是慈爱的。让崔永琳和同学们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六一”,平时不苟言笑的徐老师居然在批改完的作业后面写上:“孩儿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短短几个字,让早就没有资格过儿童节的大家激动不已。因为在徐华心里,他们不仅是学生,更是老师疼爱的孩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