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初中语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下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试卷 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山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 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问题知识。《夜雨寄北》是七言绝句,《观刈麦》是古体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七言绝句,因此答案选择 A选项。 期末考试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秽论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的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者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表示不管,不论。 期,约定,一词多义。 因,顺着,就着。 专,单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的意思是,像是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用。 因此答案选择 C选项。 写完古诗之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全部表达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谁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故事内容。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得是作者送别友人。 《卜算子》写得是春末世界送别友人鲍浩然。 B《归园田居》写得是诗人重归田园时候的新鲜感受和有种喜悦。《走马川行奉封大出师西征》描写的是走马川一带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衬托出将士的英勇无畏,没有表达离别情绪。 C《送元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王维送别姓元的友人凤鸣前往安西 《雁门太守行》是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没有表达离别情绪。 D《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面的远眺的美好景色,是吊古怀乡之作,没有表达离别情绪。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候赠别家乡而作。 因此答案选择 A选项。 教师指导学生练字的时候,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海参汉语言基础知识中的汉子,行书的特点是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简东升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圆转代替方折。 因此答案选择B 选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些必需的元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 B梳理行文思路 C区分观点与材料 D把握论点及过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中练习题目设计的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论点,教师通过学生练习生活经验来讨论论证论点。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中的文体知识。“借用场景渲染气氛”不是说明文的特点。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恰当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小说。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 C《我生活的故事》记载了海伦凯勒二十一岁以前的生活经历。 D《忏悔录》记载了作者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因此答案选择 A选项。 8、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垂髫:婴儿一两岁 B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志》 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加冠:男子二十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退条: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束发:少年十五岁左右;豆蔻:少年十三四岁。因此答案选择 A选项。 9、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 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语文课程评价应以考察学科本身每个知识点落实情况为基准 C、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标的理解. B语文课程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