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一) 税收原理;第六章(一) 税收原理;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所得税;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计算方法:
例如张三月工资收入4000元,那么: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4000-2000=2000元
按全额累进方法:
张三应纳税:2000×10% = 200元
按超额累进方法:
张三应纳税:500×5% +1500×10%=175元
结论1:全额累进计算方法较简便;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四、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
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
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三大类。;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一、税收原则的发展
斯密的课税原则
瓦格纳的课税原则; 斯密的课税原则内容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principle of equality)是指国民应依其在国家的保护下所得收入的多少为比例,向国家缴纳租税。
2.确实原则
确实原则(principle of certainty)是指国民所纳税目与条例应该是确实的,而且纳税的时间、地点、手续、数额等,都要明确规定,使纳税人明了。;
3.便利原则
便利原则(principle of convenience),政府对国民征税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应尽量使国民感到方便。
;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最少征收费用原则(principle of minimum cost)亦称征收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in collection),是指在征收任何一种税的过程中,其国家的收入额与纳税人所缴纳的数额之间的差额越小越好,亦即税务部门??税时所耗用的费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瓦格纳的课税原则内容
1.财政政策原则
所谓财政政策原则即课税能充足而灵活地保证国家经费开支需要的原则,故有人也称之为财政收入原则。该项原则包含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
所谓国民经济原则即国家征税不能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免危及税源,在可能的范围内,应尽量有助于资本形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该项原则包含税源选择原则和税种选择原则。
; 3.社会公正原则
所谓社会公正原则即税收负担应普遍和平等地分配给各个阶级、阶层和纳税人。该项原则包含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
所谓税务行政原则即税法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该项原则包含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二、课税原则的现代观点
(一)税收的效率标准
1.经济效率标准。
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
在计算税收的超额负担时,以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作为衡量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获得净福利多少的标准,并以此评价税收制度的经济效率。; ;第三节 课税原则;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第三节 课税原则;第三节 课税原则;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 第三节 课税原则;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P;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五节 税收制度的发展 ;第五节 税收制度的发展; 二、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
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晚期,特别是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惊人的发展,客观上为间接税的推行提供了条件,关税、消费税、产品税、销售税等税种得以发展,这样,传统的直接税税收体系逐渐被以关税、消费税等为主的间接税税收体系所取代。;第五节 税收制度的发展;第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