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背景和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背景和意义

PAGE  PAGE 6 南宁“中国水城”建设规划 ——简要文字 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南宁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内河水系规划和相关研究工作(18条内河都已经或正在开展水系整治及景观规划研究工作),也先后实施了系列内河水系整治工程项目,城市内河水系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由于对整个水网体系,尤其是城市内河水系补水工程的考虑不足,城市内河水系规划与水环境改善情况与南宁市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就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作出了重大决定“《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南宁市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整治和相关规划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依???。 推进南宁市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南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城市行洪排涝能力,保证防洪排涝安全,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的需要;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水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要求。 今年5月31日,中央组织部李源潮部长在广西和南宁市调研时指出:南宁建成中国的绿城和水城的条件很好,建成水城的条件得天独厚,一定要把水文章做好。6月2日,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在传达学习李源潮部长重要讲话精神的电视会议上指出:要重点抓好南宁发展,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重点加快五象新区建设,做好“水的文章”,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水”城,使南宁的城市规划成为全区的示范和典型。 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生态治河的理念,注重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分步实施,注重构建合理的城市环状水网体系,形成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绿城”、“中国水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首府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定位 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丰富的水资源为核心,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和北部湾经济区中心等重要区域定位和要求为推动力,在“绿城”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宜居的“中国水城”。 南宁城市水网体系和形态定位:综合型、河湖水网城市。 2、总体目标 以“水城”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水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以“水城”建设打造城市新品牌,实现 “水生态良好、水循环正常、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水经济繁荣、水安全保证”的“水城”建设目标,将“水城”建设作为南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 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环城水系,建设“百湖之城”。大力实施城市内河湖泊的补水工程,城市建成区内河治污、截污、补水的综合整理工程初步完成,完成综合整治的内河两岸雨污分流,截污率和污水处理率达标,全面实现水质达标,构建清洁、活力水体。进一步扩大滨水绿化范围,加快推进邕江两岸水环境的整治和水景观的建设,构建城市核心水系景观。加快建设宜人亲水空间,打造独具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带和休闲区,打造和提升滨水产业带。 经过十年建设,到2020年,城市水体环境明显改善,整体水质水平实现国内领先;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与水相关的产业繁荣,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人文要素与自然风貌良好融合,城市水系实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南宁成为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国内一流亲水城市。 3、概念性目标 通过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合理配置滨水用地功能,强化滨水绿化景观建设,遵守开放式建设的原则,力求达到多方面利益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域和优美的山水城市景观,展示地方文脉和社会进步的新型城市空间。 ——生态水城:生态治河;水系与绿地相依的网络绿色空间; ——文化水城: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展示平台; ——活力水城:生机与活力激扬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魅力水城:作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形象与内涵交融的城市 特色标志空间。 4、分项目标 (1)环境目标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水面率达到12.5%,达到住建部《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划定的“一区城市”标准;完成城市内河整治,防洪排涝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水质全面提高,总体水质达到GB3838-2002规定的Ⅳ—Ⅲ类水质标准。 (2)景观目标 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内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