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底火山爆发与形成
海底火山爆發與形成
班級:四資三A
學號:4970Q064
姓名:陳妙真
指導老師:沈勇廷老師
目錄
海底火山的形成
火山的構造
火山爆發的原因
火山爆發後的災害
火山帶來的利益
資料來源
一、海底火山的形成
1.板塊運動板塊構造學說主張板塊的運動,是由於地球內部軟流圈的熱對流造成的。而當板塊互相推擠,密度較大的一邊會下降到另一邊下方,稱作隱沒,而發生隱沒的帶狀地區稱為隱沒帶或聚合性板塊交界。地底的高溫會將隱沒的板塊熔融,形成岩漿。岩漿藉由浮力緩緩上升,最後聚集成為岩漿庫,就是火山底部儲存岩漿的場所。而當岩漿中的氣體壓力累積到一個程度,火山就爆發了。例如:環太平洋地區的火山,大多為此種火山。 有些火山分佈在板塊的張裂性交界上,也就是兩個板塊分離的帶狀地區。在這種地區,高溫的地函物質會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脈,稱作中洋脊。
2.熱點運動熱點的移動形成火山島鏈還有一些火山並不位於板塊的交接處,例如美國黃石複式破火山口及夏威夷群島。火山學家稱這些火山是坐落於「熱點」上。目前熱點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但科學家普遍認同熱點是由地函底部上升的「熱柱」造成。當板塊在熱點上做水準移動時,便有一連串的火山生成。這樣作用連續發生後,會造成一系列的火山島群,而離熱點越遠的火山其生成年代越老。
二、火山的構造
三、火山爆發的原因
火山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平時岩漿就被地殼給包住,由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岩漿無法安安靜靜的待著,於是就不停找出口想跑出去。不過地下的壓力很大,岩漿要跑出去也不是很容易。岩漿一直等待機會要出來,一旦當它衝到地殼較脆弱的地方時,或是地殼某處又裂縫的區域,它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不過,這時岩漿中的氣體及水汽卻活躍了起來,不斷用力推動岩漿衝向地面。當岩漿衝出地面時,本來被擠壓在裡面的氣體和水汽便立刻膨脹,威力強大的火山爆發,就這麼開始了。岩漿的黏稠度也會影響爆發的威力,如果太黏稠,火山通道口易被堵???,那麼岩漿需費較大的力量來衝破它,若一衝開,就會是一場大爆炸。
四、火山爆發後的災害
火山噴發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作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不僅造成人類財產的損失,更會危及人類與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如西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灰覆蓋了鄰近的龐貝城,導致龐貝城在歷史上絕跡,到17世紀才被世人發現。又如西元1991年的日本雲仙火山的爆發,造成數千名居民無家可歸,以及奪走了35條人命;菲律賓的皮納吐坡火山的爆發,使得美國不得不放棄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等。
???
???火山噴出的二氧化硫如果進入平流層,逐漸轉化成含硫的懸浮微粒。一般而言,火山爆發,幾個月之後,懸浮微粒雲 (aerosol cloud)的影響達到最高點。懸浮微粒反射太陽輻射,但也同時吸收地球的長波輻射。由於它吸收紅外線的效率較高,因此含懸浮微粒的平流層(一般而言,20km-25km)溫度會昇高。???懸浮微粒對對流層氣候的影響就比較複雜。小顆粒( 半徑1μm ) 反射太陽輻射的能力較強,因此產生冷卻作用; 大顆粒( 半徑2μm ),則吸收地球長波輻射的能力較強,因此具有增溫作用。但是大顆粒受地心引力影響,幾個月之後,幾乎全部掉落至地表。因此,火山爆發之後數個月後,只剩下較小的懸浮微粒留在平流層。這些懸浮微粒可能停留在平流層達數年之久,不斷的將太陽輻射散射回太空,淨效應為冷卻作用,使地表溫度下降。???科學家估計1991年6月菲律賓的皮納吐波火山爆發使全球溫度下降了約0.5℃ 達兩年之久。原本節節上升的溫度在1991年之後止昇回跌,直到1994年才恢復上升的趨勢。科學家估計1991年皮納吐波火山爆發,造成了4Wm-2的輻射冷卻,使北半球溫度下降0.5℃。在短期之內,造成的影響,遠比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2.5Wm-2)還要劇烈。???根據歷史記載,火山爆發之後,某些地區的氣候曾發生明顯的變化。譬如,冰島Laki火山於1783年爆發之後,美國及歐洲連續兩年的夏季氣溫都偏低。歷史上最有名的個案則是發生於1815年的印尼Tambora火山爆發。二年之內,太陽、月亮、星星的光度都明顯降低。隔年(1816)在美國及歐洲被稱為「沒有夏天」的一年( The year without asummer )。該年春季及夏季皆發生結霜現象,六月時在美國新英格蘭還下了一場6呎深的雪。???亞洲地區也出現異常氣候。譬如,台灣的新竹及苗栗在1815年12月曾結霜達一英吋厚,彰化在1816年12月有結冰現象。海南島的1815/1816年冬天又冷又乾,半數的樹因此死亡;1816及1817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