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绿色化学研究领域.PPT-淮海工学院
*;*;3.1 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分子;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产物包括两个方面:;设计有效的目标分子的行动;;设计安全和有效的目标分子;3.2 寻求新的起始原料;3.2.1 寻求新的起始原料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有害和有毒的原料;*;*;*;*;*;*;*;*;*;*;传统方法;绿色方法:;*;*;*;*;*;*; 采用生物合成技术,以来自于生物资源的葡萄糖为原料,用遗传工程获得的微生物为催化剂,成功地合成了己二酸。这项新技术革除了大量有毒的苯,且技术上、经济上都完全可行,是绿色化学的一个范例。;*;*;安全能源;石油
40年;*;*;风能;波浪能;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氢能量转折;3.3 试剂绿色化; 用溴(Br2)与苯酚、苯胺反应制备对位的一溴代物,不仅反应产物不易控制,条件要求较多,甚至要采用绕道而行的间接办法,而且Br2试剂(液溴或溴水)有毒、易挥发,不便准确量取。
但是,使用新型的固体溴化剂四丁基三溴化铵(TBABr3),则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其还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因此,四丁基三溴化铵作为一种稳定的固体溴化剂,不失为一种绿色化试剂。; 光气(COCl2)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但其有剧毒(曾被用作气态的化学武器),在储藏、运输和使用中非常危险。庆幸的是,目前已有了其代用品——液态的氯甲酸三氯甲酯(又名双光气,BTC)。; 臭氧作为一种氧化剂,从绿色化学的观点出发,是反应试剂的绿色化。因为其不会像重铬酸钾 (K2CrO7)一样产生含铬(Cr)废水而带来环境污染,故被用于香料洋茉莉醛合成工艺的改进。;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因为其被还原后生成无害的水。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应用于制备有机合成中间体2(5H)-呋喃酮,也可应用于氧化环己烯,代替硝酸合成己二酸。; 电化学反应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是电子,一般无需使用危险或有毒的试剂;电合成过程易实现自动、连续,电解槽容易密闭,电解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电合成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公害工艺,在洁净合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绿色化学中有机合成洁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成染料由于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化学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故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可在细菌、霉菌、藻类等自然界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2和H2O的塑料。因此,对完全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合成与研制,成为当今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人工合成的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糖(PLA)。;聚乳糖合成与降解循环示意图;氟铃脲 双苯酰肼
1998 2000
总统挑战奖; 化学反应经常在一定温度、压力(能量)下进行,且需要溶剂、催化剂等辅剂。因此,一般的化工生产通常都在高温、高压、溶剂、催化剂等条件下进行。这些情况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高温、高压甚至带来一定的操作危险。因此,追求条件温和化,即常温常压下尽可能无溶剂、催化剂的反应,对环境是友好的。; 事实上,在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每一步都会用到辅助性物质。辅助性物质可以被定义为:使用这些物质有助于一个化学品或一些化学品能顺利地进行转化,但其自身却不是这些化学品分子的组成部分。 例如:溶剂,催化剂,分散剂,
大多溶剂都有一定的毒性,常用的有: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 从理论上讲,无溶剂固相合成是利用物理中的机械能(或摩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粉末状反应物混合均匀,在玛瑙研钵处理后放置反应,必要时增加机械振动或研磨反应混合物的次数,也可辅之以微波加热。可见,无溶剂固相合成法不仅节约溶剂,减少能耗,而且提高了反应的空间效率,故在工业合成中前景广阔。; 对于一些必须使用溶剂等化学辅助性物质的反应,人们也在溶剂绿色化方面进行了努力,开发出水相合成法、氟相合成法以及使用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绿色溶剂进行有合成。; 以水相作为溶剂的有机合成方法,就是水相合成法。
水相合成法的出现不但大大简化了实验条件,安全价廉,某些反应兼有快速、选择强的有点。; 1993年,一位华人科学家在Synthesis杂志上首次系统地把全氟烷烃和全氟三烷基胺作为惰性溶剂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1994年,国外学者在Science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氟两相体系的概念。;氟化合物的命名
系统命名
习惯命名:
碳原子数-1;氢原子数+1;氟原子数不变
氯原子数不显示,如果含有溴则加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节平面的方程.ppt
- 第一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ppt
- 第1章投标邀请.doc
- 第一节灵芝的重要作用.ppt
- 第一章船员职务职责-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ppt
-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甜味剂的测定糖精钠、甜蜜素.ppt
- 第一部分公司产品概述橡套线-电缆情缘网.ppt
- 第一部分工艺总说明.doc
- 第七章兰姆酒.ppt
- 第一节工作部署-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doc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a卷).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卷).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名师推荐】.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夺分金卷).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
- 2025东营市广饶县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车主公司合同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