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docVIP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doc

PAGE  PAGE 6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8-0163-02   摘要:本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有所建议,希冀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培养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共同关心的课题。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意识的涵义及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      1、公民意识的涵义。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现代国家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和社会规范的总体认识。公民意识属于政治范畴,它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主要由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法治意识。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合理合法的民主意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五个方面构成。它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大学生应当做具有强烈而正确的公民意识的典范,自觉地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追求。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当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状况。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家长的保姆式呵护、学校的填鸭式教育和本身生活阅历的缺乏。使他们做出了诸如随地吐痰、乱抛果皮纸屑,公交车上不懂得礼让老弱妇孺的举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政党制度,不懂得什么是权力制约,不懂得什么是法治国家、不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不懂得以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等。有些大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还出现了诸如心理困惑、冲突矛盾或犯罪等诸多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准公民”阶段,处于向真正带有社会性的公民阶段的过渡期,所以,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专项的公民意识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      1、没有树立正确的公民概念   公民意识的培养来自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有主体意识更有权利义务意识。但我国公民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我国对公民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是有着历史原因的。   2、学校公民教育的错位   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倒三角”现象:幼儿园小学老师教导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中学阶段老师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人民、祖国服务,到了大学阶段老师却不得不教导我们不要随地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似乎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道德要求却越来越低。但国外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往往是从非常小就开始建立起来的。而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以前的教育重心都过分地围绕着分数,围绕着如何考入大学而转。同时,大学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太过单调地依靠“两课”和“德育”工作-尽管学校、教师都很重视但是却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因为无论是“两课”还是“德育”都缺乏对学生的“权利”教育’过分的强调“义务”教育,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丢失   我国大众化以前的大学生普遍是受到社会尊重和爱戴的。当时大学生代表着先进文化。是社会的精英。是非常稀缺的智力资源。使他们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并有体现自己的公民素质的愿望。然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总体素质下降成为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也下降,于是这种荣誉感优越感逐渐开始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身份的认同感的丢失。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1、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   目前,在高校独立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不太现实,以相关公民教育课程取代思想政治课也不太可能,可行的方案是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应该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只要各类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充分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即便是用现有的课程和教材,也能做到公民意识教育“进课堂”和“进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