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异之说有否“底线”.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异之说有否“底线”.doc

PAGE  PAGE 3 新异之说有否“底线”   如今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利益格局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多元、价值标准的多元等等。媒体对于有争议的新闻往往会采取一种“平衡”的报道手法,即为不同的意见提供表达的机会。然而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媒体报道的具体文本,仍然可以感觉它的倾向。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地有一个班级的小学生,九成有“官衔”,诸如“英语班长”、“语文课代表”、“体育班长”、“卫生委员”等等。该班的班主任认为,“让孩子们做班干部其实是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与沟通。同时也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意识”。因此事在家长和教师中引起了不同的看法,新闻也作了报道。我们看其新闻提要:“有家长担心孩子形成‘官本位’意识,但广州某小学的班主任却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文中的小标题则分别为“缘起学生缺乏集体精神”、“改革试行‘人人当官”、“争论正确引导‘为官’意识”。显然,媒体是赞同这种做法的。   为人师表的班主任倡导孩子们当“官”,身负风教之重的大众媒体也赞而同之。这对那些争要官做的孩子来说,不啻是一个鼓舞;对那些旁观的孩子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引导与示范。不过,许多孩子提出要当“官”的真实动机是什么?这个最要紧的问题在这新闻中却无反映,老师的良好用意未免有些“隔膜”。   其实,一些家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有论者谈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已具有的特色:“我们已由一个传统的德性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转移,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财富已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人们更倾向用急功好利的功利主义标准来衡量事物与行为”,“甚至教育的发展与教育机构的发展也蒙受此一经济权势化的影响。至于一般社会上的人事交往上已呈现权势化的风气,则是有目共睹的”。(见2004年10月27日文汇报:《不但丧失德性,也丧失知识》)我以为这个议论是如实的,也是切中时弊的。在现实生活中,做官客观确有许多实际的好处。功利主义的世风如斯,而孩子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日常的耳闻目濡必然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缺少辨别的能力,容易受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值此关键的塑型期,培养孩子真诚、正直、友爱、互助的品德,恐怕要比让他们竞争当“官”更为重要。古今中外,任何社会,当官的永远总是少数人。让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官衔”,难道就能培养出优良的品性?实行市场经济、民主与法治,正要努力淡化乃至消除“官本位”的传统意识,现在我们居然在幼小的心灵中去培植它,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一旦有了一官半职,会是什么样子?   我想,媒体的推波助澜也许有一种潜意识在作祟:现在不是多元的社会么?标新立异、崇尚新说总是一种时尚,况且新异之说往往容易耸人耳目,吸引人,也有诸多实利可图。前些日子,我在报纸上还看到过“某地的治安由个人承包”的新闻,感到触目惊心,而媒体好象也没有批评之意。我不知道如今价值标准的多元,是否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   我们一直在强调“导向”,但导向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由无数一个个具体事例(如新闻的、政策的等等)的不断示范而逐步形成的。上面这条小学生九成有“官衔”的新闻,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导向例子。《易》云,“??霜,坚冰至”,社会风气之不尽如人意,由来久矣!对风习有很大影响的大众媒体如果常常缺乏冷静的审视眼光,一味以“新异”、“前卫”为尚,欲望风气之改善,诚难以乐观也。   (附记:此文作于10月29日,不料文中的忧虑应验竟如此之快,如响之应声。请看11月2日上海《新闻晨报》的教育版。新闻报道称:学校初衷变味,求“官”之风蔚然,小学生急着谋“仕途”。文中说,孩子争着做“官”是因为“当官就有了权,除了威风还可以谋实惠”。不幸而言中,真可一发浩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