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制造使中国制造更“聪明”.doc
PAGE
PAGE 6
智能制造使中国制造更“聪明”
中国智能制造引起世界关注
智能制造,当今世界的热点,正成为中国制造的亮点,并引起了世界关注。2016年12月8日,为期三天、主旨为“让制造更聪明”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中国南京落下帷幕。就在此日之前,中国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方位智能化转型,并重点发展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战略产业。未来五年,升级版的中国制造格局有望逐渐成型,并为“中国制造2025”等中长期目标奠定基础,使转型为智能制造的制造业继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动力。
所谓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结合,实现工厂和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和优化的新型制造系统。
智能产品具有监测、控制、优化和自主等四个方面的功能。而智能生产是指以智能制造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通过在工厂和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形成以数据互联互通为特征的制造网络,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管理和优化。
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一场进化,生产将变得更加聪明,效率也就更高。本次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抓住智能制造这一世界经济热点,洞察当下全球前沿技术的竞争点,融政产学研为一炉予以共同关注。此次大会宾朋满座,说明企业对智能制造充满渴望,产业发展充满动力。这场科技思维的饕餮盛宴,必将为中国制造升级换代碰撞出重大机遇。
中国制造业曾经的尴尬
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在2015年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建成了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一度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创造过无数让国人引为荣耀的辉煌。然而,中国制造在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品牌塑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是急需破解的瓶颈,依托资源消耗和人力成本低廉的路径选择越来越艰难,低端的传统优势日趋衰弱,向着东南亚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凸显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尴尬。
中美两国互为贸易大国,但利润大都在美国。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都是低端产品,赚不到多少钱,美国对华出口的是高端产品,他们的利润是中国的好几倍。
据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中,加工贸易占一半以上。这种贸易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产生的利益不在顺差国中国,更多是在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地美国。
中国企业技术研发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只担任中间加工甚至组装的角色。如中国医药行业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在DVD行业,企业在向国外几家公司交付专利费、扣除成本后,已无利可图。
一项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通过制造相关零件能取得34%、17%、13%的分成,而中国最后组装只能拿到3.6%的分成,约6.5美元。在中国代工组装的戴尔、惠普等美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出厂单价一般为300到400美元。其中,英特尔公司提供CPU和芯片组收益约占30%,零部件成本约占60%,中国工厂仅能获得约占出厂价5%的收益。在国际加工贸易的生产链条中,中国实际获得的利润并不多。但浪费乃至透支资源、污染环境损害生态的后果,中国承担了;并且还背上了“倾销”的恶名被西方发达国家频频起诉。中国战略性资源稀土产业产能过剩,1元钱的稀土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相比之下,中国卖的简直是“白菜价”。而且还被起诉到世贸组织,被裁定败诉!
在起步、追赶阶段,中国制造的有些产品显得“幼稚”、“粗笨”,不那么“聪明”,虽然无奈、尴尬,但那是必经阶段和需付的“学费”!
奋起直追高科技产品大幅攀升
知耻而后勇。中国人是勤奋、聪慧的,完全可以后来居上。中国制造在科技创新引领中强筋壮骨,在着力提升生产率的转型中浴火重生,在高科技产品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有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价值2000年大概只占6.5%,2014年占到了30.6%。美国彭博社报道说,中国已经终结了日本作为亚洲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的地位,2014年,中国出口的医疗设备、航空和通信器材等高科技产品占亚洲高科技产品总出口额的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9.4%上升至43.7%。而日本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例则从2000年的25.5%下降至7.7%。加速向国外输出价值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至2015年年底已达到了7.9万家。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近年来,中国在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上取得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