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一些书永不凋零.doc
PAGE
PAGE 7
有一些书永不凋零
有一些书永不凋零
――“怪老头儿”孙幼军的“小布头”和“小猪唏哩呼噜”
《小猪唏哩呼噜》又以图画书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了。从1990年到现在,关于这只小猪的故事没有大红大紫,但始终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中发现它,钟爱它。20年了,小猪魅力不减,和“小布头”一起成为“怪老头儿”孙幼军送给中国小读者的两个好朋友。
小东西,大能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童话,甚至新时期之前的中国现当代童话,除了作为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在各类选本中出现,还有多少在今天的小读者阅读视野里?《小布头奇遇记》,这本诞生于1961年的小书,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对于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工农业生产等“宏大主题”的热情,但是它却成了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个“奇迹”,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不但没有被时代的烟尘所淹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为止已经印刷20次、900多万册,而且还在香港的木棉出版社出版,在一个对作品所写的时代背景完全陌生的语境当中依旧富有活力,成了真正意义上几代人共读的原创儿童文学精品。自然,对于中国童书市场而言,“小布头”这三个字便具有了强大的号召力,从2004年开始,春风文艺出版社由此创立了“小布头丛书”,“集结”了张之路、周锐等童话名家的名作。
“小布头”成功的秘密,或许正是童心的秘密、优秀的儿童文学的秘密。孙幼军的童话,或者说他最成功的童话,总是一个弱小的或者说行动受到限制的“人物”,如何克服自身的局限而达成自己的理想。这是童话中常见的一个模式,但是孙幼军每次都能讲得不同寻常。一个故事类型之所以成为某种模式,大约也是因为它极好地表达了人类的愿望或者行动模式,孙幼军所发现的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儿童状态――处于孤弱状态的儿童其行动力是有限的,但是其内在的精神和意志却非常强大,儿童有着一种自我完善的趋向,而非仅仅依靠成人的培养教育。无论是小布头(《小布头奇遇记》)、贝贝(《小贝流浪记》)、小狗(《小狗的小房子》),还是唏哩呼噜(《小猪唏哩呼噜》),它们身上都隐喻着儿童成长的难题和力量。就像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一样,孙幼军的童话都是常见的主题,但是所谓的主题包裹在“奇遇”当中,依照真正的儿童心理和行为推进,尊重每一个形象特有的“物性”,所以每一篇都有不同的精彩。
小猪“成名记”
唏哩呼噜不像小布头那样一“出生”就声名大噪,或许跟它“出生”的经历有关系。小猪的故事是六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完成的,用孙幼军的话说,台湾作家桂文亚女士是它的“催生婆”。
1989年,孙幼军构思了一篇关于一只小猪的故事,这只小猪一开始就叫“唏哩呼噜”。1990年1月到6月,一篇叫《唏哩呼噜历险记》的中篇童话开始在湖南的《小蜜蜂童话国》连载。孙幼军习惯于一旦写出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人物,就开始写第二篇、第三篇,直到形成一个系列。童话中的人物是一个或几个,性格上有发展,但基本的特点不变。由于是给不同的刊物,每篇作品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本以同一主人公写的短篇集。
桂文亚看了第一篇后就非常喜欢这只小猪,开始在《民生报》由她主编的儿童文学版上发表,并不断催促孙幼军写新篇,说篇幅够出版一本书时,由民生出版社来出版。1995年3月,《小猪唏哩呼噜》系列童话集首先由《民生报》出版了,到2004年10月初,已经第六次印刷,印数达15000册,按台湾的人口比例,这已是很大的数目。在大陆,从1996年开始,也不断有版本、书名各异的“小猪唏哩呼噜”出版。到2002年,孙幼军将全部故事授权给春风文艺出版社,恢复了《小猪唏哩呼噜》的书名,纳入“小布头丛书”。小猪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到2009年,不到七年内印刷了19次,而且还“升级”为注音版、彩绘版、续集以及最新的图画书系列。
小猪很幸运,和小布头一样,它也找到了自己的“形象设计师”。画家沈培笔下的“小布头”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画家裘兆明笔下的唏哩呼噜也深得孙幼军的认可。他们的合作竟是以“安徒生奖”为媒。
1990年9月,作为第一位获得“安徒生奖”提名奖的中国作家和画家,孙幼军和裘兆明共同参加了IBBY在威廉斯堡召开的第22次代表大会,说了些“希望我们以后有合作的机会”之类的“外交辞令”。没想到,《小猪唏哩呼噜》首次在大陆出版时,孙幼军首先想到了找裘兆明来画插图,一直合作到今天。“当年和小裘谈‘合作’,觉得说说热闹而已,并没当成一回事,没想到我在写了‘唏哩呼噜’之后,忽然想到这位很久没有联系的画家,她又很痛快地答应了,这本书又恰恰成了一本受到孩子喜爱的书,应该说,我们的这次合作是成功的。她后来眼睛不好,绘画很吃力,她的女儿阿波就参与进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