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标新立异不是创新
中国画的发展规律是推陈出新,推是推动,不是推倒,是继承发展,是千百年来靠中国传统文化天机的蒙养。在经济变革,全球一体化时期,不是削弱或用外来画种改造中国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光扬传统艺术,有传有承,承古推新,要在继承和发扬中立定精神,找到自己的重心。创新的对立面不是传统,是守旧。不能简单地认为过去对今天而言是传统,今天对明天而言是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是有渊源的。标新立异不是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遗迹繁富,灿烂辉煌,是巨大的人类文明。整个进程既靠深厚的文化蒙养,又是时空文化的佐证。既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需要画家纯净的心灵灌溉。古人讲温故而知新。温故不是使之僵化、保守,而是更加发扬光大。温故不是低级重复,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艺术的向前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的向后一步的探本求源,中国画画家的人格精神塑造,融入了太多的人文精神内涵,需要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修养,需要琴、棋、书、诗、词、文的滋养。能寄情于画,并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
师德如山。古来画者,极重人品学问,不汲汲于名利,进德修业,明其道不计其功,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学以求知,识别品流很重要,画画要给自己找一个好老师。一个人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老师,且可以伴随一生,从师可以是某个人,某种书,某个自然。学画一定要静下心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急功近利,附庸风雅,把画画得粗浅、柔媚、空洞、腻俗,是误入歧途,得不偿失。潘天寿主张学艺学高不学低,如果入手不高,眼低了、歪了,很难纠正,再提高很困难。他在任浙江美院院长时,不让学生临自己的东西,强调临摹必须在任伯年以上,这是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大画家、大教育家,有大人格。
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本,强调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自然承担“成教化,助人伦”的责任。儒家看万物都复归到人格魅力,有了人格魅力,随着色彩的视觉满足与笔墨的意境深入,中国画的形式语汇是可以独立欣赏的。道家主张体悟宇宙之节律,强调万物之悠然往来。保持人格独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佛家通过“悟禅”以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儒家的注重入世,道家的主张出世,佛家的重视内悟,皆从人与自然角度强调兼容相生,有机合一,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物我和一、物我两忘,将自然之物注入人文精神。注重自然造境、意象、气格、神韵的领悟,强调表现形式的写意性与精神内涵的哲理性。画面的或充实、或丰富、或空灵、或壮阔,是审美需要的具体化,而这些具体需要又恰恰构成中国画画家的最基本的绘画要素。
画画并非只是用尽可能少的笔墨分割空白,并非只是简单的把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反映出来。是一个民族的约定俗成的对客观物象的判定,是手、眼、心的调动,是仰观天象,俯察万物的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创造。花鸟的情趣展现,山水的意境创造,人物的教化功用,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复思考,是已被关注了的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虚静是一种境界,是万物生命力之所在,致虚极,守静笃,参悟造化,腾生微茫幽远令人象外生远意的联想。以静虚之心,对物作美的观照,以求得心与物的主客合一的自由境界,与万物之灵悠然往来,是画家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用自己的心灵、智能、学识、功力、修养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
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虚实相生,讲究空白的妙用。空间物象,虚处不够实处找,实处不够虚处找。黑白的处理可使画面产生无穷的变化,是表现中国画生命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舞台。虚实相生才有气韵,有气韵才有宇宙生生不息的洪荒之感。虚实皆为心用,不设不施,依乎天理,顺其自然,能假于物外,状物是为了畅神。画家只有探求到了自然界本质的美,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生动气韵,陶冶并浸蕴了自己的灵性,寄托了画家精神之美的作品才具备永恒之美。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是表达内涵的必要手段,要不断培养自己真实感知自然万物的能动性,由感观进入思维,不但画所见,而且画所知所想,在穷观寂照中由审美的愉悦进入理性的思考。绘画的较高境界是经意之极,若不经意,至高、至美、至乐的境界在于主体世界的清澈空明,将形式的探索与生活的真实融入为一体,贯以中国传统美学陶铸成新的笔墨语汇,静故能深,柔故能合。
充实和空灵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孟子曰:充实之谓美。求实,实则精力弥满,赋情独深,返虚入浑,积健为雄。求空,万物静观皆自得。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的基本条件,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崎岖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含道应物,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将生活的真实做艺术真实的空灵提炼。
中国画的意匠浅淡经营,要求画家坚持自然美来丰富艺术美。董其昌云: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由此取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