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歌创作要以“民”为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歌创作要以“民”为本.doc

PAGE  PAGE 6 民歌创作要以“民”为本   怎样进行民歌创作?这是无法下一个标准定义的话题。但任何艺术创作都有其独特性,那就是该艺术创作要在呈现艺术共性的同时,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种的本质属性,民歌创作也不例外。民歌原指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演进,民歌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已基本走向成熟,并不断融入现代风格。但民歌就是民歌,无论怎样发展变化,民歌姓“民”的本质属性没有变,也不能变。可是,这些年来的民歌创作出现了一种“异化”现象,一些民歌创作者创作出来的民歌存在明显的“非民歌化”倾向,民歌创作在一些人的笔下似乎已经变质、变味,值得引起关注。我们反对民歌创作的教条化、模式化;同样也反对以创新为名,“邯郸学步”。民歌是中国的民歌,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是中国民众的民歌,民歌创作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确保民歌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 民歌创作素材要取之于“民”。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脱离生活进行创作就是舍本逐末。民歌本身就来源于民间,民歌创作就更要深深扎根于生活土壤,并从中广泛吸取营养,否则就难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歌的内容、体裁、风格等丰富多样。在内容上,有反映生产劳动、生活乐趣、爱情婚姻、名胜古迹等方面的。从体裁来看,则有号子、山歌、小调、舞歌、风俗仪式等。而风格则是千差万别,如同样是山歌,北方山歌跳进性非常明显,南方山歌大多以级进为主,黄土高坡的民歌以粗犷豪放的大跳为主,而江南民歌则以温柔委婉级进的较多。曲式结构有上下句对应式,如湖南的《茶歌》、内蒙的《爬山调》;有启承转合方整型的四句式,如《孟姜女》;有四句加底句的五句式,如四川山歌《齐坝腔》;有二上一下的三句式,如陕北的《三十里铺》等等。这些构成了我国民歌的丰富宝藏,是民歌创作取之不尽、尽之不竭的源泉,民歌创作者只有充分予以吸收和借鉴,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优秀民歌作品。如《东方红》采用的就是陕北民歌《骑白马》曲调,该调四句为一段,各句的尾音分别固定在“2、2、2、5”这四个音上,通过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词填上,并将速度较快的山歌体改成速度较慢的颂歌体,给人以宏伟庄严之感,塑造出毛泽东这一千古伟人的光辉形象,成为民歌绝唱。      二、民歌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中国民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寓于中国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类别民歌的不同表现形式、演唱风格和音乐语言之中,并呈现出个性化的多样性。像湖南民歌花鼓戏风味就特别浓,这与“以湘中六声语言调值与中州韵相结合”的长沙方言有密切关系,故湖南民歌常采用“G宫”调式,如《天上太阳红彤彤》。善于运用北京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姚明在创作《故乡是北京》和《前门情思大碗茶》时就采用了两种不同唱法,前者是运用京剧“高拨子”作为音乐素材,后者采用的则是单弦、琴书等北京说唱艺术手法。中国民歌的语言如风格衬字是充满民族个性的,并且因各地“口头禅”“习惯用语”等不同,风格衬字的运用也存在明显区别,如云南的“小乖乖”与东北的“恩啊哎嗨哟”就风格各异。民歌作者在创作时要根据不同的创作题材和内容,充分彰显不同类别民歌的基本特性,只有个性鲜明的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抒情歌曲《茉莉花》在我国各地有多种小调流传,但以江苏民歌《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该歌是五声徵调式,四分之二拍,采用单乐段的分节歌形式,曲调优美婉转,富有江南特色。将一个姑娘在花园的复杂心理和细腻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叙事歌曲《回娘家》则是典型的东北民歌风格,该歌以“5、i、6、3”为核心音、大调、小调、主音、属音交织变化,在旋律进行中又巧妙地运用了象声词“唰啦啦”“哗啦啦”和衬词“衣呀衣得儿喂”,把一个农村大姑娘探望娘家的生动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全歌充满活泼、幽默色彩。      三、民歌创作要在创新中保持本色。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民歌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我国民歌从“五四”时期起,就尝试把传统民歌技法与西洋音乐唱法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现代新民歌,有人称之为“民美”,开创了民歌创作的新纪元。而近年来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调创作的通俗歌曲被称之为“民通”,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如《一无所有》、《中华民谣》、《甜蜜蜜》等歌曲就是带有明显西北高原民歌风味的典型的“民通”作品。对一些旧民歌的改编,创作者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新手法,如《挑担茶叶上北京》,原曲是传统的湘中羽调式民歌《采茶》,作者在改编时将原曲的单乐段改为ABA三段式,并注入新的音乐语汇,使人听后感到虽有《采茶》余韵,却又是新的“茶歌”。在民歌创作中同时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既然是民歌就得保持民歌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