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漏层性质的确定
第三章 漏层性质的确定
漏层性质包括漏层位置、漏失通道的开口尺寸,漏层压力和漏失严重度等几个方面。
弄清楚漏层性质,是提高处理井漏成功率的关键。国外早在 50 年代就开始了运用水动
力学方法和借助仪器测试的方法来研究漏层性质,目前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实践。近年
来,我国在漏层性质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相继推出一些确定漏层性质的水动
力学理论方法和测试工具,但由于起步较晚,现场运用比较困难,主要还是通过综合分
析的方法来判断漏层性质。
漏层性质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必须根据该地区的地质特性,各地层的压力梯度,
邻井的井漏状况,钻井参数的变化,泥浆性能及其变化,漏层深度、漏速、漏失量等多
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图 3—1 是在实践中总结、设设计出的井漏综合判断框图。
- 41 -
第一节 漏层位置的确定
一、漏层位置的综合分析
(一)观察钻进情况
凭经验观察钻进时的反应,可以准确判断天然裂缝、孔隙或洞穴地层一类漏层的位
置。
在钻开天然裂缝性岩石层段时,泥浆通常会突然快速漏失,并伴随有扭矩增大和蹩
跳钻现象。若上部井段未曾遇到过井漏问题,此现象便是漏层在井底的可靠显示。
当钻开孔隙或洞穴性岩石层段时,钻进情况可能会从上述扭矩变化发展到加不上钻
压而钻进放空。在遇到上述钻进现象的同时发生井漏,不管上段是否有过井漏,只要往
井底泵注一种常规堵漏泥浆段塞,就容易证实漏层位置和问题严重度。例如,若停泵下
钻到注段塞位置而未感知段塞踪迹,说明漏层就在此处;若感知段塞仍处于原处,而漏
失问题又尚未缓解,说明漏层位于别处。在此情况下,就得用其它方法判断。
(二)观测岩心、钻屑情况
岩心资料是最直观的反映地下岩层特征的第一性资料,通过对岩心的分析研究可以
了解地层的倾角、接触关系,孔隙、裂隙、溶洞及断层的发育情况;通过岩心收获率可
以评价岩石的破碎程度,间接判断岩石的透水性及含水层的厚度。因为钻井漏失通常都
发生在含水层中,特别是含裂隙和溶洞的地层,所以要特别注意岩心裂隙的观察和描述。
这项工作对及时发现漏失层并间接了解漏失通道的大致尺寸,有时是很有用的。
由于石油钻井多采用无岩心钻进,所以对岩屑录井非常重视。井场通过对岩屑的观
察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很多地层特别是油、气、水层的信息资料。例如,可以根据岩
屑的粒度组成来评价漏失通道的张开度;在双目镜下挑出所有裂隙和溶洞充填物,用面
积法估计裂隙溶洞中岩屑在全部岩屑中所占的比例,得出裂隙和溶洞发育系数和张开系
数等。
又譬如钻进风化裂隙岩层时,由于裂隙对岩体的分割,使采取岩心很困难。如果能
注意收集岩屑,及时进行观察研究,就可以对漏失层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出合理的治漏
措施。
(三)观测泥浆变化情况
泥浆性能在现场主要指颜色、粘度、密度、含砂量、C1—含量等,它们的变化通常
能反映井底的岩石性质。例如遇到含水层时,泥浆密度和粘度可能降低,在砂、砾石含
- 42 -
水层中钻进时,会使泥浆含砂量增加。因此必须经常注意观测泥浆性能变化i 以便及时
采取防止漏失的措施。
钻井中泥浆消耗量的非正常变化,最能说明岩层透水性的变化。在隔水层钻进时,
泥浆消耗甚微。而当遇到含水层并发生漏失时,泥浆消耗量就可能突然增加。所以要特
别注意观测泥浆突然大量漏失时单位时间的消耗量(漏失强度)。如果漏失严重,井简内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