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糖 代 谢 Chapter 5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教学目的:
1.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
2.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3.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及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糖异生
教学课时:10;糖类是指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
一.糖类在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 氧化供能:糖类占人体全部供能量的70%。
②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核糖: 构成核酸
*糖蛋白: 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糖脂: 生物膜成分
③转变为体内的其它成分
*转变为脂肪
*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二.糖代谢的概况;葡萄糖;细胞膜;Section 1 糖酵解(glycolysis);无氧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在细胞溶胶(cytoplasm)中进行。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反应过程包括两个部分,可分为活化、裂解、放能三个阶段,十步反应。;(一)准备;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激酶:催化ATP分子与底物之间的磷酸基转移的酶称激酶,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Mg2+可以掩盖ATP/ADP分子中磷酸基氧原子的负电荷,使葡萄糖C-6/C-1位的羟基易于对ATP的γ–位磷原子进行亲核攻击.
机理:葡萄糖C-6/C-1位的羟基对ATP的γ–位磷原子的亲核进攻击;⑴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⑵ 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转变为6-磷酸果糖;⑶ 6-磷酸果糖再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磷酸丙糖异构酶;⑷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生成;⑸ 磷酸丙糖的互换;(二)贮能;(6);烯醇化酶;⑹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⑻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⑼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ATP;6-磷酸葡萄糖;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糖酵解代谢途径可将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净生成两分子ATP。
总反应式:
C6H12O6+2NAD++2ADP+2Pi?2C3H4O3+2NADH
+2H++2ATP+2H2O
糖酵解代谢途径有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二、糖酵解的调节;己糖激酶及葡萄糖激酶的变构剂; 2.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3. 丙酮酸激酶:;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四、丙酮酸的去路;1、丙酮酸 ?? 乳酸(乳酸发酵);葡萄糖;3、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Section 2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通过葡萄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获得能量。此代谢过程在细胞胞液和线粒体(cytoplasm and mitochondrion)内进行。
一分子葡萄糖(glucose)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0/32分子ATP。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一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pyruvate),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CoA(acetyl CoA),两分子CO2和两分子(NADH+H+),可生成2×2.5分子ATP 。
反应为不可逆;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葡萄糖有氧氧化途径的关键酶之一。 ;1.丙酮酸脱氢酶系组成:由丙酮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三种酶单体构成。有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NAD+,FAD,HSCoA和Mg2+。
这些酶以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碱性条件下,复合体解离成相应的亚单位,中性时重组为复合体。所有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中间物均紧密结合在复合体上,活性中间物可以从一个酶活性位置转到另一个酶活性位置,多酶复合体有利于高效催化反应及调节酶在反应中的活性。
;2、反应步骤
(1)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TPP
(2)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使羟乙基氧化成乙酰基
(3)E2将乙酰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p是pt.ppt
- 第十九章 钙通道阻滞药+凳勤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ppt
- 第十九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是全药.ppt
- 第十二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是.doc
- 第十三章抗组胺药是.ppt
-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是.ppt
- 第十五章 输血是.ppt
- 第十二章特异性解毒药是.doc
-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是.doc
- 第十五讲:植物生长激素是.ppt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北京市平谷区一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英语(试卷).pdf
- 2025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5张ppt).pptx
-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三校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