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检测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给人类的启示是 ( )
①杀虫剂在杀虫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③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④人们可以捕杀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动物和植物的关系是 ( )
A.动物对植物是有害的 B.动物对植物是有利的
C.动、植物互不相关 D.动、植物相互依存
3.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模仿萤火虫发光——日光灯 B.模仿蛇类感知热量的来源——响尾蛇导弹
C.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 D.模仿肾脏的功能——血液透析机
4.生物防治的方法不包括 ( )
A.以菌治虫 B.农药杀虫 C.以鸟治虫 D.以虫治虫
5.图Ⅲ一4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 、乙、丙代表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6.蚯蚓在土壤中取食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
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对上述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蚯蚓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蚯蚓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
C.蚯蚓也是分解者 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
7.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粘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这些事实表明 ( )
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②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③所有植物都靠 动物传播种子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用网将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 未加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草的光合作用减弱 B.食物链发生变化
C.土壤结构改变 D.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9.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 D.以动物为食的消费者
lO.下列哪项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会导致环境污染 ( )
A.利用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 B.利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棉蚜虫
C.稻田养蟹或青蛙 D.用紫光灯诱杀虫蛾
11.在进行科学调查时,要使别人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必须做到 ( )
①态度认真、诚恳、谦虚②尊重对方、相信对方③善于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④与被访人心灵沟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上种桑,用桑养蚕,塘泥和蚕粪养田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这是在哪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 )
A.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B.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3.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
A.狼取食年老体弱的野鹿,使鹿群更加健壮 B.蛙类可作为农业生物防治的重要动物
C.蚯蚓、蜣螂等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D.大多数鸟类的体型适于飞翔生活
14.下列限制草原上野兔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多的因素包括 ( )
①狼的数量②生存空间和食物③牛、羊的数量④草原植被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现在我国已有四种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投放市场,如转基因羊的乳汁中含有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这与哪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 )
A.生物反应器 B.仿生 C.克隆 D.试管婴儿
16.模拟人脑功能,研制智能化的电脑和机器人,进行这项研究需要下列哪些方面的知识? ( ) ①生理学②动物学③数学④化学⑤物理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7.培养转基因牛分泌人乳铁蛋白的技术中,控制分泌人乳铁蛋白的基因来自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