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经济地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 区位理论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 三、区位理论的分类 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一、主要区位因子 二、企业的区位指向类型 本章讨论—— 谈谈你对区位理论的认识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区位理论 1、区位: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这种场所既体现一定的空间位置,又体现一定的空间联系。 2、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理论体系:产业区位理论与聚落区位;最佳区位——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或利益最优。 3、区位条件:指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因区位主体不同而区位条件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主要区位条件与次要区位条件之别。 “区位条件”教学资料—— 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气候、土壤、地形、劳动力、交通、市场等; 就工业活动而言,其主要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市场;而次要条件有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及其他要素。 显然,不同行业,同一区位条件的主次不同,如水,对船运与水电部门。 4、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区位力量) (1)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如韦伯区位论的因子有运费、劳动力、集聚;廖什区位论的主因子是市场。 (2)因子分类 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等 5、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是一种自然特性;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是一种主观之于客观的特性。 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 1、阶段性;第一阶段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二阶段以中心地论、市场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及行为决策论为代表。 2、内容扩展性:第一阶段以第一、二产业为对象;第二阶段涵盖三大产业及行为领域为对象。 3、研究方法差异性:第一阶段寻求一种静态的局部均衡,属于微观领域研究(考虑单个经济单元和几个直接的影响因子);第二阶段寻求一种综合的动态均衡,属于宏观领域研究(考虑总体的最佳经济空间结构和所有影响因子,并且注意因子间反馈作用)。 三、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区别(如下表) 考虑所有因子 考虑个别显性因子而忽视或轻视资本、地方文化、金融、决策及企业组织等因子。 区位因子理解 产品特征与规模、市场变化、规模与目标等未知或动态特性 各类因子已知或固定不变 区位因子特性 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 目标选择基准 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缺乏或轻视具体目标 区位目标理解 利润或成本及非经济收益或效用 利润或成本 区位目标差异 区位主体活动的全过程。 区位主体的一部分 区位主体理解 多个生产地 一个生产地 区位主体差异 现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 依据、考虑范围、内容差异 补充:区位理论的另一种分类—— 1、成本学派(早期)以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胡佛交通区位论为代表; 2、市场学派(中期)以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市场 区位论为代表; 3、行为学派(后期)以史密斯收益空间界限区位论、普雷德行为矩阵区位论为代表。 总之,随着时间的发展,区位论考虑的因子越来越多,思维的方式越来越复杂。 课外扩展: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 四、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1、区位理论是围绕区位主体而展开的; 2、区位理论构建的基础: ◆ 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 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区位竞争;◆ 经济活动受空间移动的限制。 基于上述考虑,各种区位论就是要构建一种社会全体的空间摩擦最小化的合理经济区位。(图5.1) 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一)要素投入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土地因子 (1)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 (2)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3)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 作为劳动对象; 作为活动的空间场所,则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4)不同生产部门的土地因子影响作用不同。(图5.2与5.3) 图5.1 距离摩擦曲线图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Inc,1998.34) 图5.2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引自:林上,1990;p.49,图3-3. 原出处:Hortshorn,1980; p.214,Fig 11-7) 图5.3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 附加费增多 2、原材料因子 (1)原材料分类 初级与加工原料(从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