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论文语文学习中“焦虑感”的形成和其负面影响_5350
语文学习中“焦虑感”的形成及其负面影响
赵志伟
绪,这便是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正常的焦虑感可形成适度的压力,促进学习,而高度的焦虑感则会造成 相反效果。本文分析当前中小学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高度焦虑感,探讨了形成这种高度焦虑感的原因,指出 这种高度焦虑感正在严重阻碍我们的语文学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提出一些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
一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的现象十分普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尴 尬的局面,有人认为是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有人认为是学生负担过重引起的,也有的从教材、教师素质方面 去分析原因。自然这些分析都很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其中还存一些原因未被涉及到,或者说没有被深刻的揭示 出来。那就是学习者的“焦虑感”。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三个“焦点区域”都应该 加以注意,即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迭和相互关联。教师往往有一种过多关 心学习情境而忽视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倾向”。[1]同样,当前的各种研究对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 态以及它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关注还不够。本文想探讨一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高度焦虑感 ”这一心理现象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和干扰,并拟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
什么叫焦虑?按照心理学的解释,焦虑“是由于对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 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正常人的焦虑具有情境性,它与危 急情况和难以预料,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2]简言之,焦虑感是由于担心而产生的某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 来自对某种情况,某些难以预料应付的事件有直接关系,当这种紧张感积聚起来超过了正常限度,就形成高度 焦虑。进入课堂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焦虑感:担心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担心得不到好分数,担心 在班级里的排名靠后等等。
现代西方教育心理界认为焦虑感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某种低度的焦虑对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焦 虑能够提高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的效率。因为简单练习任务比较枯燥,少量的焦虑能给完成任务带来一点刺激 ,如限时叫学生当堂背诵一些短诗文,默写成语比赛等,英国的G·R克罗斯,美国的H·C林格伦和A·E伍尔福 克等都持这种观点,但他们一致认为: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干扰正常的学习,甚至产生课堂里的敌对行为。因 此他们主张教师应当设法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使之回到正常水平上来。林格伦说:“某种最低度的焦虑对学 习十分必要,而过多的焦虑对集体有干扰的结果。它会引起敌意和挑起攻击性行为,或者使全班集体沉默和拒 绝参加任何积极的学习活动。”[3]伍尔福克则引用一个研究指出,有高度焦虑感的五六年级学生,在不限时解 答数学题时,同较少焦虑的同学一样能快速正确地答题。然而,如果予以时间限制则前者的错误是后者的3倍, 前者的所用时间是后者的2倍,前者的作弊也是后者的2倍。[4]英国的克罗斯则指出:虽然就高能的学生而言, 高度焦虑能提高学习成绩,但对大多数中等和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而言,一般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5]
学生在学习中的焦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要全面探讨这种相关性,非本 文力所能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无压力轻飘飘,少量的焦虑感能促进学生学习,但一旦学生压力过大,长 期过度紧张由此产生了高度焦虑,那么就会走向反面。现代教育心理实验告诉我们:高度焦虑感与大多数学生 的学习成绩成负相关,换言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高焦虑状态,常常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担心 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担心辜负了师长的期望,那么势必会使学习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 心,甚至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如果这种高焦虑在班级里蔓延,则会导致师生对立。
反观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学生中是不是存在着那种高度的“焦虑感”呢?这种高度焦虑形成的原因是 什么?它产生了哪些消极后果呢?笔者认为:从小学到初中和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高度的 焦虑感,这种焦虑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完不成作业而受教师批评的紧张和担心;对跟不上教师授课思路 的担心和紧张;对自己考试在班级和年级排名落后的紧张和担心;对语文学习有可能拖其他学科后腿的担心, 以及有可能使家长期望落空的紧张担心等等。这种焦虑感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文变得更加无趣和无效。这种 种焦虑,大致可分为课堂上的焦虑和课后的焦虑两类。
课堂上的焦虑感,小学和初中、高中的表现各异。小学生的高焦虑主要来自作业量,抄生词、抄词语解释 、抄课文段落、背诵词语解释、造句、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此外还有A、B卷、模拟试卷。四年级 开始有了“阅读分析”,在这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