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正确教学方法(论文)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正确的教学方法
——对小学课程改革中一些现象的反思
教学反思之风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但其理论源头则可以追溯到杜威。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杜威的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此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并且逐渐影响到我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一扫过去小学语文教学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语文教学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那种忽视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阻碍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应当引起重视和反思。
一、片面追求形式,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注重教学形式,忽视教学实效的现象,有这样一个镜头,讲台上放着一只魔箱,教师像魔术师一样,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开始还很奏效,课堂气氛活跃,渐渐地得到小红花的小朋友,小手摆弄着奖品,转脸向别人炫耀,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声音。不一会儿,小红花奖光了,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发出失望的叹息。一会儿教师又从魔箱里拿出几片枫叶贴在黑板上,说:“小朋友,这些枫叶的背面都藏着字宝宝,谁能把这些字宝宝读准了,这片枫叶就送给谁了!”小朋友一看黑板上只有几片小枫叶,都一窝蜂似的冲到前面,你争我夺,谁也不让谁,课堂顿时失去了控制……
又如,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上得有声有色,往往在教学游记一类课文时,喜欢将自己打扮成“导游”,学生扮成“游客”,教学中,“导游”时而热情洋溢地解说,时而领着“游客”欢笑歌舞,热闹极了。试问:如此情境让学生的兴奋点全部转移到当游客上,把知识信息的汲取抛诸脑后,这对语文学习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种课堂作秀行为平时并非鲜见,例如,合作学习不管效果如何,都被当作素质教育的标签。教师要鼓励学生时总是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课堂上不绝于耳。
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式化现象不容忽视,新课程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目的是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等心理特点的同时组织学生探究、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学中,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形式才是有效的,因为教学形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对话”、“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等反映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词语有很深的界定与理解,否则就会 “由于教师对乐学教育缺乏深刻的、本质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实验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操作体系不完整、不规范,措施的自发性、随意性较大,最终导致了教师违背了愉快教育的原则”,把“课堂活跃看成是愉快教育的本质,于是鼓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牛‘对话’、‘游戏’、‘玩’,反对传统的方法。或者把它理解为简单地从形式上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或把它与反对闭卷考试、反对开学、反对分数联系在一起等等”。正如愉快教育的“愉快”不能仅仅停留、局限在心理学上的积极情绪一样,我们目前的“对话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话”、“启发”的形式上。
二、片面追求学科渗透,造成教学喧宾夺主。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标基本的教育理念之一,为了加强学科渗透, 课改中不少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绘画、唱歌或做科学小实验来体现“学科渗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处理得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教学实践中,学科渗透过度的行为也是相当严重的。
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绘画、唱歌,等等。如,有位教师教学《看花灯》一课,教师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元宵节录像、动手画花灯。折纸花灯、展示与介绍花灯,忽视了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要求,忽视了学科特点。
又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春》一课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朗读有关春的古诗;第六步,合唱《春天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1—5.docx
- 语文学习5种方法.doc
- 语文学习和评价答案.docx
- 语文学习进行重点归纳.doc
-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学预案.doc
- 语文学科综合性教学点滴体会.doc
- 语文客观题整理[解答供参考].doc
- 语文学习自我评价1.doc
- 语文对口考试历年度真题汇总.doc
- 语文导学案第1单元.doc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基础题】附答案详解.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 达标测试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