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北京教程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第I卷 选择题(50分)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玉米 B. 马铃薯 C. 水稻 D. 番茄
2. 中国历史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小农经济,形成于
A. 夏商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3.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商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 废分封制,行郡县制
C. 恢复周礼,实行仁政 D. 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
4.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5. 从图1到图2,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是
A.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 “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6.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 景德镇 B. 佛山镇 C. 唐山 D. 苏州
7. 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 两汉时期 B. 唐宋时期 C. 元代时期 D. 明清时期
8.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 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
A. 土地国有代替私有 B. 自然经济逐渐地解体
C. 民族工业开始萎缩 D. 开始了对外经济交往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
A. 沿海通商口岸 B. 西北地区 C. 长江沿岸地区 D. 华北地区
11. 下列各企业中,由洋务派创办的是
A. 上海发昌机器厂 B.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C.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12.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 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 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C. 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 认为办洋务的重心应该转移
13. 1886年以前,茶叶、丝绸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中国
A. 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 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14.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 纺织业 B. 冶金业 C. 交通运输业 D. 机器制造业
15. 近代以来,中国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6.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当时报刊的言论不受限制 B. 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当时报刊已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工具 D. 当时报刊的舆论功能已被社会认知
17.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军阀割据混战 B. 国民党发动内战
C. 日本全面侵华 D. 国家的发展战略
18.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完成的标志是
A. 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 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20. “夺高产,放卫星,确保亩产十万斤。”下列各项与这一口号直接相关的是
A. “一五”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21. 下图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场景。这种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