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调系统设计综述
第六章.空调系统设计;第六章.空调系统设计;水冷(循环冷却水)冷水机组全空气空调系统示意图;;;;;;卧式明装;立式明装;吸顶式暗装;;;;;;;;;;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一.选择空气调节系统的总原则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一节. 空调系统
二.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划分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空气调节区,宜分别或独立设置空气调节风系统:
1 使用时间不同的空气调节区;
2 温湿度基数和允许波动范围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包括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3 对空气的洁净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
4 有消声要求和产生噪声的空气调节区;
5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空气调节区;
6 在同一时间内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气调节区。;第一节. 空调系统;第一节. 空调系统
四.多空调区共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当各空气调节区热负荷变化情况相似,采用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等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五.一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的选择
当空气调节区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应采用具有一次回风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六.设置送风机.回风机的双风机空调系统的选择
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设回风机的情况:
1 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要求;
2 系统阻力较大,设置回风机经济合理。;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选择
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
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等有害物质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八.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的选择
对于中小型空气调节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该系统全年运行时,宜采用热泵式机组。
在同一系统中,当同时有需要分别供冷和供热的空气调节区时,宜选择热回收式机组,
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不宜用于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的场所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九.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当采用冰蓄冷空气调节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对要求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或需要较大送风量的空气调节区,不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下列情况应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1 夏季空气调节系统的回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焓值;
2 系统服务的各空气调节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
3 室内散发有害物质,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
4 各空气调节区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组,集中进新风的系统。。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一.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
1 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2 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二.用新风作冷源
舒适性空气调节和条件允许的工艺性空气调节可用新风作冷源时,全空气调节系统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三.新风进风口
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最大新风量的需要。进风口处应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
进风口位置应符合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要求:
1 应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2 应低于排风口;
3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4 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 四.空气调节系统的排风出路和风量平衡
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并应进行风量平衡计算。
空气调节区内的空气压力应满足: 1 工艺性空气调节,按工艺要求确定; 2 舒适性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区与室外的压力差或空气调节区相互之间有压差要求时,其压差值宜取5~10Pa,但不应大于50Pa。
人员集中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节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排风量应适应新风量的变化。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 五.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立式加工中心换刀机械手综述.doc
- 3.Java基础_面向对象讲述.pptx
- 3110D工程调试总结讲述.doc
- 3.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讲述.pptx
- 3.3工程量清单计价讲述.pptx
- 311基层开工报告----K133+000-K136+000讲述.doc
- 316RZI码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讲述.doc
- 321不锈钢管尺寸及允许偏差讲述.pptx
- 3200质量计划-20150513讲述.docx
- 立体库安全使用守则综述.ppt
- 低空旅游交通行业安全管理与旅客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报告.docx
- 行政法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 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试题与答案.docx
- 绿色钢铁生产工艺2025年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产业前景研究报告.docx
- 未来五年低空交通产业发展动态与城市空域优化策略分析报告.docx
-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报告.docx
-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步骤.doc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df
- 供应链风险管理2025年大数据分析预警在航空货运供应链的应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