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郑荣_加强防灾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开题报告.doc

郑荣_加强防灾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荣_加强防灾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开题报告

《加强防灾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背景 1、 防灾减灾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的大敌,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乐清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有岛屿14个。地处北纬27°58′50″~28°32′30″,东经120°47′22″~121°15′30″。东临东海之乐清湾,遥对玉环县与洞头县,南濒瓯江,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西与永嘉县毗连,北与台州市相邻。全境南北长65km,东西宽25km。市境略呈长方形,地势西高东低,背山面海,海岸线长193公里,海塘线长156.92公里。西北为山区,东南为小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俗称“七山二水一分田”。另外我市处于亚欧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地区,极易受季风环流影响,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35毫米。但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年内降雨呈明显的双峰型,4-6月份为梅雨期,7-9月份为台风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4%。 乐清这种傍江海依苍山的地理位置,易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侵害。如气象灾害主要有雷电、暴雨、台风、高温、干旱、寒潮和暴风雪等;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有备未必无患,无备必有大患。”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规律,对于有效防范自然灾害的侵害,提高我市市民,尤其是学生的防御和自我保护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防灾减灾已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而防灾减灾教育是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 2、利用社会课进行学科渗透加强防震防灾教育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地理学人地关系论和防灾教育密切相关。众多的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地理科学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灾害产生的机理具有一致性。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学习地理技能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在这种形势下,防灾减灾教育在地理??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理教育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是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地理教材中蕴含的防灾减灾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灾减灾教育提供了方便,使其成为可能。教材涉及到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社会灾害的相关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或者鼓励学生试探性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策略,都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是集政治、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的综合文科课程。在“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内容很多,尤其是其中初一《历 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地理和社会知识涉及到季风、雷雨、洪水等气象灾害;人工盲目开垦、填河挖山;中国人口中的人口爆炸问题;地震、火山、泥石流、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长江和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以及中国各区域灾害状况等,在社会教学中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21世纪的地理教育在推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教育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时代的需求看,还是从地理的学科特点、当前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由历史与社会学科地理教育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都是切实可行、顺理成章的。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实现学校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接受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和培养素质的“全面”教育,促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①增长知识。通过防灾减灾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化害为利,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获得技能。防灾减灾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多种技能,如帮助学生了解天气、气象知识,使学生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气象、天象观测和地震预报的技能;灾害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技能: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技能等。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③提高和培养素质。防灾减灾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观察、思维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在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资源、环境、人口的正确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敢于面对灾害并勇于挑战,同灾害进行抗争的品质。防灾减灾教育能强化这种意识和素质的形成。 (2)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社会》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即学会生存。接受防灾减灾教育,能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关注灾害,提高对灾害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及参与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