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林深处人家综述
PAGE
PAGE 7
11. 竹林深处人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抓住特征的写法;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1. 第一课时,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2. 第二课时,在上节分析写竹海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5~7自然段。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山麓(lù) :山脚。麓,山脚。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深沉:shēn chén幽深
密密匝匝zā:很稠密的样子。
隧(suì)道 :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
屏(píng)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竹坞(wù) :竹林茂盛的山间平地。坞:四面高中间凹下去的山地。
束手无策: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名声与实际情况相符。?“名副其实”不能写成“名符其实”(有“名符其实”一词)。
山岚: 山林中的云雾。岚,山里的雾气。“岚”应读“l á n”而不读“lu á n”。
晾(liàng):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
竹箬(ruò) 这里指笋衣。
器皿:泛指盆、罐、碗、杯、碟等日常用具或玻璃仪器。
碗橱:装餐具的橱柜。
匾箪(dān):?盛东西的扁形竹器。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沏(qī):“沏”字应读“q ī”,而不读“q ì”?用开水冲:~茶
课文导语:
“竹文化”参考资料:
1、竹纹清晰、板面美观、色泽自然、竹香怡人,质感高雅气派;竹不积尘、不结露、易清洁,避免了螨类细菌的繁殖,免去虫蛀之扰;竹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抗湿,导热系数低,具冬暖夏凉的特性;竹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使人在室内起居时眼睛有舒适感,可预防近视等眼疾的发生和发展;竹吸音隔声、除低音、压残响,有效摈除杂声,还你宁静心境。
2、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品种最多的国家,约有30多属500多品种。竹子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其笋可食用,其枝竿可用于制作饰物、器具、乐器、家具。竹性坚贞,刚烈不屈,虚心直节,不畏霜雪,和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因其具有崇高品质的象征意义,故又和兰、菊、梅并称“四君子”。竹子的坚韧挺拔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象征。
3、中国文人中和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破了苏东坡酷爱竹子的心态,而他策竹杖的风姿,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如果没有竹林映衬在苏东坡的身后,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
4、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癖,须臾不离,“……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爱竹之心,爱民之情融成了一体。
常识(分发)黄蒙田,当代画家、散文家。广东台山人,现居台香港,有作品《湖畔集》《山水人物集》和游记《春暖花开》。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写?请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部分(1):总写江南竹乡竹子之多。
第二部分(2):写走入竹海的独特感受。
第三部分(3、4):写来到竹坞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5~7):写来到竹海山村见到的百姓生活。
第五部分(8)写竹林深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
2、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视角来描写茂密的竹林,同一竹海,从不同角度看,作者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文中从什么角度写竹海?重点写了什么?
▲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角度是远望,与“远望”的角度相吻合,作者先写整体感受,为了突出整体感受,作者把竹林与大海(比喻一)联系了起来,先写竹海的辽阔远大:“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再写竹海波涛起伏的气势:“竹海上涌着暗浪,(比喻二)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些贴切的比喻和精彩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竹海的宽广、深沉,给人无限的遐想。
▲第二自然段写“深入林海去”,视角有了变化,由“远望”变成了“近观”,和竹林的距离更近,身在竹林中,识其真面目。更具体地写出了竹林的茂密。
▲近看的感受,作者是怎样表现的?用了哪些比喻?
先写走在“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的小径上,由于密林覆盖了路的上空,尽管“阳光猛烈”,“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比喻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C认证流程CCC认证变更CQC检测项目等共九项讲述.doc
- 3DMAX模型制作讲述.doc
- 竹与竹文化综述.doc
- 竹叶纤维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研究综述.doc
- 端午的鸭蛋原稿1综述.ppt
- 360展示网络体系课程-2-四种广告形式讲述.pptx
- 竹子的故事综述.ppt
- 3D打印机讲述.pptx
- 3D打印机的设计讲述.doc
- 3D耗材挤出机设计讲述.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