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年度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刘晓微(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神经科 10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47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并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调查两组的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颈动脉硬化、吸烟、肥胖(体重指数)、TIA、偏头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并进行分析。 结果 高血压、吸烟、肥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肥胖为著。结论 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是本组青年脑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关键词] 青年人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青年人的健康,制约社会发展。本文对47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47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6例,年龄为18-40岁,平均为35.72岁,所有病例均经神经系统查体、行头CT或MRI及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断标准。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47例健康体检青年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者均告知情同意。
方法
调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颈动脉硬化、吸烟、肥胖(体重指数)、TIA、偏头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
结果
两组资料对比显示:高血压、吸烟、肥胖及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一;病例组中,OR值较高的有高血压、吸烟、肥胖(体重指数)及家族史,尤其以肥胖为著,结果见表二。
表一 两组危险因素对比
危险因素病例组对照组P值高血压2350.001心脏病410.168糖尿病720.080高血脂350.460颈动脉硬化5/510.091肥胖2660.001吸烟28110.001TIA100.05偏头痛200.153家族史1130.020表二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比较
危险因素研究组对照组OR值95%可信区间高血压2352.1380.53-8.57肥胖2666.1801.771-21.567吸烟28113.9191.366-11.242家族史1131.0430.188-4.898讨论
青年脑梗死是指发病年龄为40-45岁以下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有报道亚洲人群发病率为3%-5%[1],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显示20岁以下为0例,20-30岁之间为6例,占12.77%,30岁以上的患者占87.23%(41/47),提示青年脑梗死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社会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患高血压者逐渐增多,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并提示血压升高导致死亡率增高,且收缩压与脉压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二者在脑血管病的发生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组数据显示,高血压所占比率及OR值较大,提示高血压为青年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与前述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青年人应积极发现、控制血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
研究证实糖尿病易导致脑梗死的发生,且此类脑血管病发生年龄早,易反复发作,预后较非糖尿病患者差[2]。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及干密度脂蛋白降低与脑梗死的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等使年轻人发生肥胖的比率明显增加,已有研究证明肥胖是卒中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3]。本组数据病例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数量经过统计学处理尚无显著的差异,分析与样本量小有关,可增加样本量以减小抽样误差。尽管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并不能说明无临床意义,青年人仍要注意血糖、血脂的控制。本研究显示肥胖者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OR值最大,提示肥胖对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影响较大,因此青年人尤为重视合理饮食及体重的控制。
研究提示心脏病特别是年轻患者心源性栓塞发病率很高,并建议积极防治心脏病[4]。本组数据只有病例组一人合并心房纤颤,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也可能因我国医疗水平提高,目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率较前明显降低有关,可加大样本量减小抽样误差。早期动脉硬化是青年脑卒中中最普遍的原因,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从青少年已开始,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改变生活方式,及早积极防治动脉硬化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数据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病例组有5例为颈动脉硬化,还有5例为颈动脉内膜毛糙,与正常有差别,若把此5例归为异常组,结果与所的得结果大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