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专题x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7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支护技术探讨 摘要:大采高是相应条件下厚煤层综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界定大采高综采概念、分析其工作面开采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本文以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围岩矿压显现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相关文献,全面分析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入研究了大采高覆岩的运动规律对大采高采场矿压控制、地表塌陷评价及指导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矿压 围岩活动 1 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30%。 我国的厚煤层储量丰富,约占全部煤层储量的44%,厚煤层的产量也占总产量的40%以上。厚煤层资源在我国广泛分布,而且厚煤层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采煤层,具有资源储量优势。2008年煤炭总产量27.16亿t,已超过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 /3, 厚煤层开采技术水平决定着中国煤炭产业的科技进步与整体实力的提升。2006 年国有重点煤矿厚煤层综采程度为77.47% , 百万吨死亡率0.628 。近年来, 在神东、晋城、大同等矿区开采6 m左右的厚煤层取得了成功, 其效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采高综采已成为我国厚煤层高效开采的重要发展趋势。 对于一些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围岩所处的地质力学环境对其开采有极大的影响,如何掌握和利用其围岩活动规律,是目前煤炭开采技术中的一个关键。 1.1大采高综采的意义及目的 由于大采高综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工作面生产时煤尘少、瓦斯涌出量小等方面的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在厚煤层开采技术方面发展的新工艺。但是,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多年的现场观测和大量的理论研究发现,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工艺随着工作面煤壁和液压支架高度的加大,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差、事故率高(达 19%以上,远高于一般采高的综采工作面)。如果再受到断层、裂隙、节理、褶曲、陷落柱等复杂地质条件及煤质松软且煤层本身为节理、裂隙发育的软弱煤层等因素的影响时,极有可能会使得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更差、事故率更高。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由于煤壁片帮经常发生,致使端面距增大,导致顶板漏冒的概率增加,冒顶时大量岩块落入工作面工作空间内,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隐患。由于端面直接顶岩层的破坏冒落,迫使支架顶梁抬头,严重时还会因为支架上部失去约束,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极有可能导致工作面大规模的咬架、倒架等支架稳定性事故的发生。 深入、系统地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不仅能为类似煤层煤矿的设计、开采、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能够丰富和发展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理论,最大程度的提高煤炭采出率,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 1.2国内大采高开采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于1978年引进德国赫姆夏特公司生产的G320-23/45型掩护式大采高液压支架及相应的采煤、运输设备,在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煤矿1477工作面开采7号煤层。在7号煤层厚度为3.3m-4.5m、倾角10°的条件下,工作面平均月产量为70819 t,最高月产量为94997 t,取得了良好的开采效果。1985年在西山矿务局官地煤矿18202工作面首次采用国产大采高综采设备进行工业性试验,在倾角小于5°以及Ⅱ级3类顶板条件下,支架经历了仰斜、俯斜和斜推使用,该大采高综采工作面3个月产煤12000 t。1980年到1990年代初期,我国先后在陕西铜川、河北开滦和邢台、山西西山、山东兖州等矿区使用了大采高综采方法,但采高均未超过5.0 m。近年来,国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高超过了5.0m,日产量达到了万吨级水平,其中部分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及工效达到和超过了国际水平,成为国际一流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类似条件下,在资源回收方面,较6.3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多采出煤炭1830000 t,回收率提高10%左右。7.0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又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煤炭行业开采工艺和装备升级具有开创性意义。 1.3国外大采高开采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 1960 年代,日本设计了一种采高为 5.0m 并带中间平台的液压支架,荣获了日本国家设计奖。1970年德国使用贝考瑞特垛式支架成功地开采了热罗林矿 4.0 m 厚的 7#煤层。目前,国外厚煤层大采高液压支架的最大支撑高度已达 7.0 m。国外的生产实践表明,在一些地质和生产技术较好的条件下开采较硬的煤层,大采高综采能够实现高产、高效、高安全、高回收率和高经济效益的“五高”目标,但大采高综采开采缓倾斜厚煤层的经济效益从总体上看还需继续提高。国外专家和学者认为,设备重型化和设备尺寸的加大、煤壁片帮与顶板冒落、支架稳定性、大断面顺槽掘进与支护、工作面运输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