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药物制度的的公共产品性质分析
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分析
摘要:目的:对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学性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中关于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对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学性质进行基本判断。并采用外部性理论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对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理由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基本药物本身是私人产品,而基本药物制度则是准公共产品;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理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服务消费的广泛的外部性的存在,二是公平性是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约束条件。
关键词: 基本药物 公共产品 外部性 社会福利函数 公平性
2009年4月6日,酝酿3年之久的新医改方案公布。新医改方案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并确定了2009~2011年着力抓好的五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是我国在医改过程中首次明确确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也为今后几年的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医改方案中实际上已将基本药物制度确认为公共产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已经成为目前医改中大多数人的基本共识。但是为什么需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来向全民提供?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说明。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学属性进行探讨,阐释将基本药物制度定性为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
1 基本药物制度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地位
基本药物最早被世界卫生组织(WHO)(1977)定义为:“对人群健康和需要,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和必需的”药品[1]。“那些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1999年WHO基本药物专家组提出的基本药物的概念是“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会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2]。从中可以看出,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一是提高贫困人群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是促进合理用药。前一个目标对于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后一个目标则通过提高药品使用的效率,来促进社会福利。基本药物制度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3]。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是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其具体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同。在我国以往的学术讨论和政策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界定,一直到2008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未来医改的战略目标。“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即任何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支付能力等,都享有同等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水等12个领域;二是基本医疗,即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规范诊疗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至此,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被比较明确地界定,其中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公共产品理论基本概念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理论可以说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为什么应当征税,应当在哪些领域选择公共支出以及如何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早对公共产品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大卫·休谟(Hume,1739),他认为“某些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1776)也曾经指出,那些对社会很有益处的公共设施,就其性质而言,若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就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因此须由君主为之。此后,很多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该理论逐渐趋于完善,其中包括穆勒(Mill,1848)、魏克塞尔(Wicksell,1894)、林达尔(Lindahl,1919)、皮古(Pigou,1928)、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布坎南(Buchanan,1968)等著名经济学家,其中以萨缪尔森[4,5]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对该理论的影响最大。按照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纯公共产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消费的物品。因此,只要一定数量的纯公共产品被生产出来或被提供,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消费。
后来的研究者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提出了区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两个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和收益的非排他性(n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