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些树种病
(二)毛白杨锈病
症状:春季病芽展开时呈黄色绣球花状。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 形成黄色小斑点, 以后在叶片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 即病菌的夏孢子堆。有时在病落叶上见到赭色, 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 为病菌的冬孢子堆。
病原菌: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er为担子菌亚门的一种锈菌,夏孢子椭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疣状突起。冬孢子长椭圆形,无柄。在寄主角质层下排列成一层。
同时观测落叶松-杨锈病(M. larici-populina Kleb.) 和胡杨锈病(M. pruinosae Tranz.)
(三)梨桧锈病
症状:为害梨的叶片,有时果实,果柄及新梢也被害。受害叶片首先出现桔红色近圆形的病斑,后病斑中密生橙黄色小点,并分泌粘液,粘液干后小点变成黑色的小粒点(性孢子器)。在相应的叶背产生很多黄色毛状物(锈孢子器)。而在转主寄主桧柏的小枝上生圆形小木瘤,或受害部位肿大,其上褐色楔状的冬孢子角遇水膨大,呈桔黄色胶状物。
病原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本菌产生性、锈、冬、担4种孢子。性孢子器烧瓶状,性孢子纺锤形,无色。锈孢子器为圆筒状,锈孢子圆形,橙黄色,表面有小点。冬孢子为纺锤形,橙黄色双细胞构成,有长柄,外被以胶质膜。担子孢子为卵圆形,干燥后呈黄色粉末状。取制片观察性、锈孢子器,用水泡开桧柏小枝上的冬孢子角,用针挑取少许胶状物,在镜下观察冬孢子形态。
(四)梨黑星病
症状:叶片、果实、嫩梢及芽鳞均可受害。叶片发病时, 多在叶背沿支脉和中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初为淡黄色, 后成暗色污斑, 上面生有黑霉, 边缘呈星芒状辐射。
病原菌: Fusicladium pirinum (Lib.)Fuck..,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分生孢子梗丛生或单生,暗褐色,直立或弯曲,尖端钝状突起,分生孢子单细胞,纺锤形,呈淡褐色,着生在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在其上一端的旁边。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子囊壳近球形,壳壁暗褐色顶端有乳头状孔口,四周有针状刚毛,子囊棍棒状,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长卵圆形,分为大小两个细胞,大细胞在上端,黄绿色。
(五)桃缩叶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新梢、幼果。叶片肥厚绉缩, 发脆,夏初时病叶上出现一层灰白色粉霜。
病原菌: Taphrina deformans (Berk.)Tul.,属外子囊菌。取制片观察,可见叶表裸生一层圆筒形子囊。 子囊无色,顶端截平。子囊内生4-8个,多数为8个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圆形、无色,子囊基部有一基细胞。
(六)柿树角斑病
症状:为害叶片,果蒂。病斑呈多角形, 褐色, 中央散生许多小黑点, 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病原菌:Cercospora kaki Ell et Fr.,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分生孢子梗丛生在子座上,子座球形或扁球形,淡褐色,分生孢子梗短杆状,不分枝,稍弯曲,尖端稍细不分隔,淡褐色,分生孢子线形至棍棒形,或稍弯曲,基部较宽,上端较细,无色或淡黄色。取制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点。
(七)苹果炭疽病
又称苦腐病,是果实成熟期的严重病害。
症状:病果上,初发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并略为下陷,斑上密生黑色小点粒(分生孢子盘),成同心轮纹状排列。当空气潮湿时,分泌出粉红色粘液(分生孢子团),果肉变苦。
病原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pauld. 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无性阶段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埋于表皮下,后渐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栅状排列。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圆柱形或长椭圆形, 两端含两个油球.观察制片,注意其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
(八)油茶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油茶果,亦常为害叶片。最初果皮上生圆形褐色病斑,病斑边缘颜色较深,中央部分较淡。后病斑上产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在较潮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盘上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后期病斑处产生裂纹,并纵向开裂。病果随即脱落。病叶上的症状大体与果实相同,只是叶上病斑的轮纹不显著也不开裂。
病原菌:C. gloeosporioides Penz.,分生孢子盘生于表皮下,具暗色刚毛,顶端尖锐有横隔。孢子梗无色棒状;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肾脏形两端钝圆,单胞,略带粉红色。
同时观察杉木炭疽病.
(九)杨黑斑病
症状:病斑主要在叶片的正面出现,小而圆形,呈黑褐色,后病斑中间有乳白色胶粘状分生孢子堆,严重时病斑密集,叶片变黑枯落。
病原菌:Marssonina brunnea (Ell. et Ev.) Magn, 属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