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临床合的理应用(刘进)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我国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
? MRSA 70%、MRCNS 80%, 居全球前列
? 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70%以上全球前列
? 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60%全球首位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40%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20%~30%
? 泛耐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5%~10% ;WHO has called for a global response;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病原学检验标本收集的要求;(三) 一般先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进行目标治
疗。;半定量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
(四) 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应用;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FDA分类;;儿童用药;抗菌药物对乳儿的潜在不良反应;(五)联合:
一般细菌的单一感染不主张联合用药,下述情况才考虑联合用药:
? 非发酵菌感染;
? 经验性治疗;
? 混合感染、复数菌感染;
? 单一用药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 需长期治疗易产生耐药的感染(结核病)
;(六)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 72 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七) 疗程:一般感染待体温、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 3 ~ 4 h,共为 7~8 天;扁桃体炎 10 天;非发酵菌、严重感染和特殊感染 14~21 天;肺脓肿 28~42 天;感染性心内膜炎 4~6 周或更长;伤寒在热退后至少继续用药 7~10 天。;预防用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下述情况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感染;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适应证:
(1)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
进入消化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等的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
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3)清洁大手术和重要赃器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发
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
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
良等。
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Ⅲ类(污染)切口及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手术(如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继续应用,不列为预防性应用。 ;2、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
(1)给药方法:术前0.5-2小时内(通常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次,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20-30 min内滴完),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浓度(MIC90),如手术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追加一次(长半衰期抗生素头孢曲松不需追加剂量)。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2)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09〕38号 ;我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指标;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特点;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肠球菌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等; 2. 耐酶青霉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执业医师、医的师晋升、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试题撷英(四十四)——小儿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专题(上).pdf
- 执业医师传染的病题库.doc
- 执业医师儿科的复习指导- 结核病.doc
- 执业医师儿科的复习指导-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doc
- 执业医师儿科的题库.doc
- 执业医师、医的师晋升、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试题撷英(三十七)——传染病学专题(一).pdf
- 执业医师内科的复习指导- 腹腔结核(二).doc
- 执业医师备考的辅导1.ppt
- 执业医师外科的复习指导-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doc
- 执业医师妇产的科.doc
- 出口样品合同标准文本.docx
- 2025-2030中国电液操作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bot服务合同样本.docx
- 2025-2030中国电渗析反转(EDR)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电源供应器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滇人版(2016)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30中国电源变压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电泳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危险车辆租用合同标准文本.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九年级上粤教B版(第4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