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移动医疗应用的行业现状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医疗应用行业现状分析 近两年,移动医疗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从医药电商到医疗O2O业务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医 疗互联网可谓是现在最热门的互联网方向之一。身为移动医疗互联网的一个产品汪,我想简单谈一 谈自己的对移动医疗行业现状的看法。由于才疏学浅,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第一部分:行业概述 首先,移动医疗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正在由资讯入口向线上问诊、医药电商、预约挂号等O2O模 式进行转变,并且借助移动端更大范围的进行线上线下资源互动,逐渐形成医疗服务闭环的商业 模式。 用户需求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的基础,只有切中用户的需求痛点,产品才有发展。根据talkingdata大 数据分析显示,用户对移动医疗产品的使用习惯还在培养中,因此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服务与 各个产业配置的完善,用户的使用习惯会有进一步上升。 图片引自talkingdata医疗行业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医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较低,用户基础薄弱。目前尚没有获得大部分用户的信任, 随着未来行业规范,政府支持,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资料显示(截至2015.4): 移动医疗的目标用用户:发生非急性健康问题的人、发生非极性健康问题人员的亲属。由此可见, 几乎全民都属于移动医疗的受众人群,只是受到年龄层次,地域因素的影响依赖度不同。 同时,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移动医疗行业青睐有加,资本量不段扩大,BAT巨头也纷纷加入抢夺医疗 市场的行列。 该图引自talkingdata医疗数据分析报告 当前移动互联网医药行业产品繁多,我总结为三类产品:医疗相关服务类、知识搜索类、药品电商 。对于不同类别的移动医疗产品,从事的企业也有很大区别,比如:叮当快药作为较早从事药品电 商企业身后为实力强劲的传统医药企业—仁和集团等等。关于这点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讨论。 第二部分:移动医疗产品分析 按照刚才的分类,我们来归结一下现在市面上的主流产品。目前市场是移动医疗产品繁多,主要爆 发期集中在2013-2015年,其特点有三: 1. 从单一模式向多模式多渠道转变,形成医疗综合性应用 2. 产品结构逐渐变为以主打产品为中心,专项产品辅助的格局 3. 与现有医疗体系冲突逐渐加剧,与医疗体系改革相形见长 与此同时,BAT巨头也纷纷在医疗领域布局,布局图如下: 数据引自talkingdata医疗数据分析报告 下面,我们针对春雨医生,做一个产品分析。 第三部分:什么才是移动医疗的核心 敢于创新,而且能够坚持的走下去,这一点对于未来移动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现在本来就是 在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是颠覆传统观点和想法。多年以来,大家固有的思想就是有病去 医院,只有去了医院才有医生。大家生病第一想到的是医院,而不是医生。在未来的规划中首先将 这个思维定势打破。 患者到医院看病,其实找的是医生,医生才是核心,医院只是医生实施工作的平台。而医院更重要 的存在理由是什么呢?医院中有设备、有场地、有条件能实施各种检查和手术,所以医生才是核心 。 谈到移动医疗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路线。从轻问诊、空中医院、私人医生,随着时间 的推移,这样的布局一次一次多角度,从不同层测清晰的透露了移动医疗的商业框架。 轻问诊 在人没有什么大病,只是不适而已,这个需求就让问诊变得很“轻”。我引用春雨医生CEO张锐最爱 用的一个例子:在身体不适的人群中4.8%会去医院,也就是说95.2%的人会选择自己扛过去,这就 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春雨就是看中这个市场,推出了问诊服务,专门针对这95%的人群设计的问诊 服务。这个概念使春雨的用户数快速增长,大致有6万名医生和4800万左右的用户。 空中医院 这起初是个很新颖的概念,原本政策并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转化为电 商一样的模式,把医疗服务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个模式新颖且具有创新性,使病人更有能力 选择自己的青睐的医生,同时也在医疗服务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为平衡服务度量提供了参考。 私人医生 私人医生是目前极为需要的一个方向与策略。目前中国慢性病技术非常大。其中,糖尿病约1.4亿 ,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亿,大量的慢性病人群为私人医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医疗的目的在于治病 ,医疗质量的根本核心在于医生,而对于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私人医生更是提供了一个稳固医患 关系,这才是私人医生的核心价值。 慢性病本身是要长期关注的。我本人拥有计算机与药物化学双学位,所以举一个稍微专业些的例子 。对于typ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