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bacterium,non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
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肠道的正常菌群;部位;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条件致病菌;
;细菌的毒力;毒素;
;;大吞噬细胞;机体
各部位的
天然免疫成分;吞
噬
细
胞
的
吞
噬
过
程;抗菌物质;细胞免疫;细菌感染免疫的分类;感染的来源;隐性感染;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通称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根据传染来源分类:
交叉感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 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
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即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细菌的毒力物质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部位
;侵袭力;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六、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二)细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
1.细菌的表面成分:参与粘附、定植和侵入;
2.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
外毒素:
内毒素:
; 细菌外毒素举例;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创伤感染
接触感染
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多途径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第一节、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二)细菌致病性的确定;柯赫法则;“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三)毒力大小的表示方法;二、细菌的致病作用;侵袭力;黏附与定植;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抗体液免疫机制;抗吞噬作用机制;扩散:靠侵袭性酶类;繁殖;侵入(内化作用);毒素的概念;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神经毒素
;III型分泌系统:
在许多G-菌中广泛存在。在已知的具有侵袭力肠道病原菌中均已发现一个或多个III型分泌系统。;第三节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第四节 改变毒力的方法;减弱毒力的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