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数字地形测量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荆山新区1:1000数字地形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黄荆山以南,大冶湖以北,东起四棵,西至快速路。面积18.5km2,测区交通方便,大韦路横贯测区,从黄石市区过李家坊隧道可直达测区中心。测区内居民点分布较散,以农田、旱地居多。 二、执行技术标准 1.《城市测量规范》 2.《测绘成果验收规定》 3.《测绘成果质量评定标准》 4.《1:500—1:2000数字化测量规范》 三、测量坐标系统 1、平面系统采用54北京坐标系(1150)独立平面坐标系统;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图幅规格采用50×40㎝。 四、技术质量要求 1、图根控制点平面及高程最弱点中误差相对于其起算点均≤±5㎝。 2、一类地物点点位及间距中误差≤±5㎝。 3、二类地物点点位及间距中误差≤±7.5㎝。 4、三类地物点点位中误差≤±25.0㎝,间距中误差≤±20.0㎝。 5、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是指地物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 6、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15㎝。 7、地形图基本等高距1.0米。 8、成果应通过黄石市规划局组织的验收100%合格,检验样品质量优良率应达50%以上。 五、选点埋石 1、GPS点位的基本要求 1.1点位周围应便于GPS接收机的安置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1.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距离应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 1.3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以防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1.4交通方便,有利于GPS测量的作业调度和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1.5 GPS点应设在基础稳定,土质坚硬,易于保存的地方,尽量不选埋在塌陷区域内。 1.6 GPS点应至少与2个相邻点通视,以有利于后续测图时控制网的加密和今后的使用。 2、GPS点的埋设 GPS一级点均埋设水泥桩,其规格为:上底20cm×20cm,下底30cm×30cm,高50cm;标志为钢筋,钢筋标志锯成“╊”形或用射钉枪打入铜芯标志。图根点采用木桩,上钉小钢钉作为标志。GPS四等点、一级点每平方公里不得少于10点,图根点不得少于20点(可含一级点)。 六、控制测量 1、GPS平面控制测量 GPS四等点、一级点、图根点均采用三台美国拓普康定位系统公司(TPS)生产的HiPerPro双频GPS接收机进行观测,其动态定位标称精度H:(10mm+1.0ppm×基线长)V:(15mm+1.0ppm×基线长)。作业前,接收机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后方可投入作业。主要作业技术指标如下:` 同步观测健康卫星数≥6; 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7; 卫星截止高度角≥10°; 观测时段长度≥3分钟; 数据采样率:10秒; 天线对中精度:2mm; 固定解采用精度为H:0.005mm,V:0.005mm 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每次在三个互成120°的方向上量测三个读数,读数至1mm,互差不大于3mm,最后取均值作为天线高;动态GPS(RTK)外业观测记录见下表: 项目名称点 号仪器编号天 线 高观 测 员观测起止时间WGS84坐标BLE1954北京坐标XYH2、高程控制测量 一级点施测四等水准,采用北京光学仪器厂D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闭合路线和符合路线可以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每站上的观测程序是:“后后前前”。可直接读视距,而不读上、下丝。其限差见下表: 等级仪 器 类 型视距前后视 距 差视 距 累积差视 线 高 度黑红面 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四等DS3≤80m≤5.0m≤10.0m三丝能读数3.0mm5.0mm≤±20图根点直接采用GPS高程,但施测时必须拟合四个以上高程控制点。 七、地形图测量 1、外业数据采集 采用全站仪测记法,作业程序如下: 1.1设站: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输入气温、气压、棱镜常数;建立(选择)文件名;输入测站坐标、高程及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 1.2检查:测量1个已知坐标点的三维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为X:3cm,Y:3cm,Z:3cm);如果此检查在限差范围内,便可开始测量,否则检查原因重新设站。 1.3立镜:依比例尺地物轮廓线折点,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心位置和定位点。 1.4观测:在建筑物的外角点、地界点、地形点上竖棱镜,回报镜高;全站仪跟踪棱镜,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显示测量数据后,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