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综述
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指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并且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酸雨
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臭氧层破坏
海洋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草原被破坏。
3)主要危害 :
①气候变暖,使冰川雪山融化,使海平面升高。
②改变降雨和蒸发体制,影响农业和粮食的生产。
4)应对策略 :
大气中的 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
1)温室气体:
①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效;
②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③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2)主要原因: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随江河排入;石油的开采、泄露等。
2.水资源短缺与海洋污染
1)主要污染源:
2)表现:
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多,引发赤潮(海洋)或水华(淡水)。
3)引发原理:
水华(湖泊)
赤潮(海洋)
4)防治措施
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控制
(使用无磷洗衣粉)
推广简易有效的处理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
3)水体富营养化引发原理: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农田排水
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
汇集
藻类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大量繁殖
死亡
藻类、浮游生物遗体
厌氧 微生物
有氧呼吸
需氧微生物
分解
水中溶氧量减少
H2S、甲烷等有毒物质增加
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称“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3.臭氧层的破坏
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生
物能够登陆成功,并在陆地上正
常地存活下去。
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1)臭氧层作用:
2)破坏原因:
3)危害:
臭氧层——“地球的保护伞”
4.酸雨
pH小于5.6的雨水
2)形成原因:
大气中的 SO2 和氮氧化物含量过多,超过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
3)酸雨的危害:
“空中死神”
破坏植被、 降低土壤肥力、使水体酸化、腐蚀金属、使人患多种疾病
4)减少酸雨的措施
减少SO2排放
种植吸收SO2植物
1)概念:
美人蕉、石榴、梧桐、龙柏、榕树、月季、杜鹃、桃树
5.土地荒漠化(沙尘暴)
植被的破坏
1)主要原因:
(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2)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保护现有草原。
②大兴草原水利;退耕还草还林。
③大量营造草场及防护林,
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6.生物多样性锐减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濒危物种红皮书.
现在物种灭绝速度是正常的100到1000倍 :
每20分钟1种.
每小时3种;
每天72种;
每月2160种;
每年25920种.
30年后地球上现今生存的五分之一的物种都将会消失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概念
由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
基因多样性:指所有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
信息(基因)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
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内涵
食用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药用价值
工业原料
科学研究价值
旅游、观赏(美学价值)
文学艺术创作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食用
药用
工业原料
科研
美学
(观赏植物、鱼类、鸟类)
(人参、蝉蜕、海马等)
(树木、芦苇、烟草)
(蝙蝠-雷达,苍蝇-火箭)
(草莓、猪肉等)
文学艺术创作
海南海口红树林: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指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的重要生态功能,多种多样的生物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
对于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2)间接价值:
(3)潜在价值:
(也叫生态功能)
(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的途径)
(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人工授精等
(2)易地保护(迁地保护)
建立动植物园、濒危生物繁育中心等,给生物最后的生存机会。
(5)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
(7)注意全球合作
(6)合理开发利用
如海洋、河流的休渔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