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 1、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一九二六年,是作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写的。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原来,“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然而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回击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 2、百草园 鲁迅诞生在新台门里。百草园便在新台门内。它是台门内聚族而居的十多户人家共有的后园,略呈长方形,约有两亩面积光景。“百草园”名称虽然雅致,实在只是一个“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荒芜的菜园。园中有一座像小山那样的瓦砾堆,据说是太平天国战后修葺房子时留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就扎根在瓦砾堆下的泥土里。 园内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地面可以种植,其余便被粪缸、路道、晒场和垃圾堆所占据。今日的百草园,除与梁家搭界的“短短的泥墙根”依然保持原样外,园内已开辟为纪念馆种植的园地,面貌一新。 3、三味书屋 周氏祖居在绍兴城东复盆桥附近,与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家隔一条快马河,南北相对,称老台门;以后周家又在寿宅右边建屋,从老台门到这里要过一条石桥,故称过桥台门;再后,周家人口日繁,又在西头东昌坊口另建新居,叫新台门。出新台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南北跨河的一道石桥,再向东沿河边有木制栏杆的石板路约走二十余步,便是三???书屋。这个名称的由来,据纪念馆的负责人转述寿镜吾之次子寿洙邻的介绍,是因为读书有味,书屋后面小园里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故名“三味”。书屋门向北开,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书房坐东向西,西边正屋的墙很高,天井又很狭小,所以房里的光线比较暗。书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下面是一幅画,画面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松,取意长寿;伏鹿,“福禄” 的谐音。整个画面,意即“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左右两边墙壁的木柱上,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至乐无声惟孝弟”,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古画前面,是寿镜吾先生的书桌,两旁是学生的课桌。鲁迅初去时,他的课桌设在南边靠墙接近通往书房后面的小园的小门处。在小园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又是厕所的所在地,爱玩的学生每每托辞小便,到园里去玩耍。坐在这里,溜出去是很方便的。而鲁迅却不愿意,推说有风,请求掉换座位,先生乃把他移到东北墙下。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 HYPERLINK / /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