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翻译问题
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的翻译问题
周开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一书中病因病机术语的翻译问题。笔者以其中的四字词条为例,从译文的语义、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相关中医药背景知识,总结归纳对这些词条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依据中医翻译的相关原则,进一步探讨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大多数问题都是因缺乏中医背景知识和过度追求“标准”造成的。该研究对此版本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医术语;病因病机;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3X(2012)06-0080-03
1、背景介绍
早在1991年日内瓦会议之后,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颁布了针灸经穴名称的国际标准化方案并出版了《针灸经穴命名国际标准》,为针灸学在世界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此方案的施行仅限于针灸领域,整个中医界的术语规范工作尚未开展。2000年之后,国内外都开始把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提到日程上来。2000年至2007年间,国内先后出版了《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等几本关于中医术语标准化的权威著作。国际上,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也在积极开展。200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组织,联合中、韩、日等国家及地区专家历经4年制定了中医药名词术语统一标准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西太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以下称《标准》),收录了包括总类、基础理论、诊断学、临床各科、治疗学、针灸(学)、药物治疗、传统医学典籍等8大类,总计3,543个词条。(洪梅,2008:85-86)
《标准》的出台旨在为从事传统医学的医务人员、在校学生、立法人员以及西方国家传统医学学生及从业人员提供统一标准。然而,在《标准》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很多中医专家、高校教师、传统医学学者对该书中关于某些术语的译???依然存在争议。由于中医语言文学性很强,而且高度凝练,若失之毫厘就可能差之千里。笔者就该书病因病机章节中的四字词条翻译中的典型问题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标准》的进一步规范和《标准》的再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书中各类典型问题探讨
制定《标准》出台的初衷是为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医疗、科学研究、信息交流的需要,然而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翻译问题,若不认真对待,还可能会对中医交流造成障碍。本文以书中病因病机中的四字词条为例,从译文的语义、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中医药的相关背景知识,对这些词条的翻译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现的问题。经归纳总结,发现该书中的此章节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术语概念理解有偏差;因果关系把握不当;逐字翻译;译文结构呆板,机械套用,千篇一律等。下面就分别针对这几类问题进行探讨。
2.1词义理解偏差
例:“下焦湿热”和“湿热下注”(WHO, 2007 :62)
lower energizer dampness-heat
中医中有“下焦湿热”和“湿热下注”两个术语,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但在《标准》一书均用了lower energizer dampness-heat这一表达。然而在辨证的时候,这二者是有差异的。前者“下焦湿热”是表示“湿热”在“下焦”;后者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湿热”是从下焦以上的部位(中焦)侵犯下焦,有一个疾病转移的过程,说明“湿热”在中焦和下焦都有湿热,疾病的严重程度更大。
临床治疗时,辨证不同,对疾病采取的治疗原则也是不同的。如果病人被诊断为“下焦湿热”,那么医生可能会采取治疗措施去除下焦湿热,但如果病因是“湿热下注”,湿热滞于中焦和下焦的情况,那么医生则会考虑去除中焦和下焦二焦的湿热。如果两个术语都用同一英语来表达的话,医生就不知道到底是哪种情况。若误把“湿热下注”理解为“下焦湿热”,则可能导致医生轻视病情而延误病人的治疗;若误把“下焦湿热”5里解成“湿热下注”,则可能导致医生用药过猛,对本身体质虚弱的病人就等于雪上加霜。
而在国际交流中,如果西方的医生掌握了WHO出版的这套术语,当他们提及lower energizer dampness-heat时,也会让中国医生不知所指。如是翻法显然违背了翻译的回译性原则(李照国,1997:77),会给国际之间的医学文化交流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外科护理学(乙)”练习题.doc
-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市场学试卷课程代码03459.doc
- 浙江省2008年7月自考变态心理学试卷.doc
- 浙江2010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真题.doc
- 浙江省六校(省一级重点校)201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浙江省大学物理试卷库207-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加原理、玻尔兹曼熵关.doc
-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doc
-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须修读2.doc
- 深圳07上半年会计证《财经法规及职业道德》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