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美催发儿童的创造性2014.8.8
PAGE
PAGE 5
以美在情境中催发儿童的创造性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唐颖颖
现在谈美,其实不一定要跟艺术结合在一起,而常常是跟另外一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创造。
——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创造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创造的欲望。“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恰如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急切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教育怎样使“种子”破土而出,关涉到今天的教育是传授如怀特海所说的“惰性知识”还是去激发儿童的创造动力,促进其创造心理的成长,使他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具有幻想,更富有理想和灵性。
“美学和艺术中享有的自由正是科学中可以依靠和借用的钥匙和拐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凭借教材以及自然和社会的题材,提供给儿童美的“钥匙和拐杖”,让儿童从中感知美的表象,理解美的实质,表达美的感受,使他们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激发创新的欲望,激活创新的思维,培养创新的精神,进而形成儿童的创新人格。
1.积累美的表象,提供创造的源泉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时,回忆了儿时在荒草滩上放牧的情景,当时望着的天上懒洋洋飘动的白云,脑海浮现出的许多幻象,都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创造需要积累,美的形象能激起愉悦的情感,这些笼罩着情感色彩的表象,储存在儿童的大脑记忆中,更易于成为儿童创造的鲜活材料。
我曾以“秋天的树叶”为题,让三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出示后,我没有做任何指导、提示,当堂完成。结果全班54位学生,描写了银杏树、梧桐树、枫树、柳树、广玉兰、松柏等十几种常见的树叶,其中15人描写了一种树叶,39人描写了两种以上的树叶;他们抓住秋天树叶的特点,写出秋天各种树叶的不同色彩、形状以及在秋风中飞舞的情态;其中4人描写了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书签或树叶拼贴画;11人想象树叶飘飞,写成生动的故事。我想:三年级的学生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出色的习作呢?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找到了答案:以往我们开展主题为“秋叶,飘飞的精灵”的校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曾经去公园观察落叶,捡落叶制作拼贴画,阅读描写秋叶的短文诗句,了解有关落叶的知识……秋叶的色彩美、形状美,飞舞的姿态美,秋叶为大树而生的精神美已经深深留存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正是这些美的表象为《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表象的积累来自于观察,教师要留心选择美的对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一片泛着新绿的草地、一场绵绵的春雨、一群飞翔的白鸽,清晨升起的国旗,校门口执勤的交警叔叔,扛着水桶来往于各教室的送水工……,从发现身边的自然美开始,逐步拓展到捕捉生活中的社会美,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积累美的表象,为创造新的形象作铺垫。
2.呈现美的场景,撩拨创造的心境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美感的要素时说:“在观赏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这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说它是欣赏也可,说它是创造也可。”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物我两忘”的审美心境本身就是创造。
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生成的。教学中,我用艺术的手段呈现美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愉悦之感,在这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撩拨创造的心境。
在阅读诗人王宜振的儿童诗《一声鸟鸣》时,我没有一字一句地进行讲解,而是播放鸟鸣声,让学生在一声声鸟鸣中品读词语,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与灵动,从而感受春天的美和变化。在充分感悟诗句的基础上,我说:“一声鸟鸣,引起了诗人的遐想,也让我们展开了美妙的想象,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春天,学着诗人的样子说一说。”接着,伴随着一声声“唧唧”“喳喳”“布谷、布谷”……清脆的鸟鸣声,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幅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学生静静地聆听,美美地思考着,诗中的描写伴随着学生的视听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看到的春天的美景都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象。从他们发亮的眼睛,微笑的脸庞上,我觉得孩子们沉浸在美的场景中。在移情的作用下,伴随着审美愉悦,他们的心灵无拘无束,他们的表达就是一句句独特的诗句:“一声鸟鸣,把厚厚的冰雪唱融了”、“一声鸟鸣,把冬眠的青蛙叫醒了”、“一声鸟鸣,把哗哗的河水逗笑了”……
美的场景由于它的可感知性、愉悦性,使学生沉浸其中以至于“物我两忘”,此时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并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随着想象展开,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开发。
3.拓宽美的空间,引发创造的契机
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迸发出来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这种思维并非传统意义上一味注重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并非追求统一答案的定向思维。要“导引儿童能主动地在自由宽阔的思维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享受母爱.doc
- 享受写话的快乐.doc
- 享受生物学习的快乐.doc
- 享受简单的幸福.doc
- 初一六班6下家长会.ppt
- 亲子合作型作业.doc
- 亲子阅读的几点实战经验.docx
- 亲子阅读家长问卷.doc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6.6.doc
-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自己.doc
- 初中语文与劳动学科融合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培养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与人工智能动态生成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顾客体验的便利店新零售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与脑损伤修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阅读个性化学习场景交互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创新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化投资策略研究: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赋能下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情感计算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安卓手机刷机包制作.doc VIP
- 学生如何预防颈椎疾病.pptx VIP
-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T_CTSS 58-2022_茶叶感官风味轮.pdf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 保险投诉培训课件.pptx VIP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docx
-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八年级下册-【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