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博拉研究
HYPERLINK /Journal/E-E6-CRBX-2014-04.htm \t _blank 《传染病信息》?2014年04期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摘要】:发现于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50%~90%。然而目前仍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始于2014年初的非洲西部暴发疫情是该病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该病发现以来的总和,WHO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公共卫生和医疗部门正在通力合作抗击这一烈性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进行回顾。
中国的埃博拉研究现状
中国:向药监局申请应急审批,首个抗埃博拉化学药已经获批,试剂盒可供科研使用,可在2小时内完成快速检测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针对埃博拉病毒,历时5年研制的药物“jk-05”近日通过总后卫生部专家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此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依据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正式生产批文,这两项成果为我国埃博拉病毒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技术储备。
“jk-05”是一种小分子化学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该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试验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专家特别强调,该药物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在适用于广谱抗流感时完成了临床安全性评价,但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治疗,目前仍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检测试剂可在3~4小时内完成埃博拉病毒的检测,现已被江苏省、河北省等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购储备,还将被送到非洲疫区维和部队进行试用。
1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是 EVD 病原 体,发现于 1976 年。1976 年 6—11 月,在非洲中部 苏丹南部和扎伊尔[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 发生出血热暴发流行,随后发现该病病原体为一种 新的病毒,命名为 EBOV。目前已鉴定的 EBOV 有 5
种亚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科特迪瓦 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 4 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感染扎伊尔型、苏 丹型和本迪布焦型的病死率为 50%~90%[3]。自 1976 年至今,扎伊尔型在全球 25 次疫情暴发中占 15 次。引起本次疫情的病原体仍然是扎伊尔型,病原体 于 2014 年 2 月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确定,病例样 本来源于几内亚[4]。 EBOV 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其形态包 括杆状、丝状及“L”形,病毒粒子长度平均 l000 nm, 直径 70~90 nm。EBOV 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 链 RNA,长度为 18.9 kb,依次编码核蛋白(NP)、病 毒结构蛋白(VP35,VP40)、糖蛋白(GP)、额外病毒 结构蛋白(VP30,VP24)及 RNA 依赖 RNA 聚合酶 (L)。GP 是病毒表面棘突的惟一结构蛋白,它通过 与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通过与血管 内皮细胞结合破坏微小血管的完整性,引起血管渗 漏。VP40 是与病毒内膜相关的基质蛋白,在病毒以 颗粒方式在宿主细胞芽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P24 为小型膜蛋白,可能与病毒的组装和出芽释放有 关。GP、VP40 和 VP24 在病毒粒子装配、出芽及致 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
EBOV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 4 ℃存放 1 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 1 h, 100 ℃ 5 min 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 γ 射线、甲 醛、次氯酸和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6]。因此, EVD 虽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但是 EBOV 在外界 抵抗力并不是很强,这有利于消灭外环境的病毒。
2 流行概况
从 1976—2012 年共报道 24 起疫情,全部发生 在非洲中西部,平均病死率达 67%。扎伊尔型引发 的疫情次数最多, 其引发的疫情病死率为 44%~90%。 苏丹型引发的疫情次数居第二位,病死率为 41%~ 71%[7]。见表 1。
目前推测本次疫情源头(零号患者)很可能是 几内亚的 1 名 2 岁男童。2013 年 12 月,该男童开始 出现发热、黑便、呕吐等症状,发病 4 d 后死亡。该男 童死亡后,其母亲、姐姐和祖母先后出现发热、呕吐 及血热症状,亦相继死亡,最后发病的祖母于 2014 年 1 月 1 日死亡。参加男童祖母葬礼的人陆续出现 了相同症状,疫情逐渐向周围地区蔓延,并有大量 死亡病例[4]。2013 年 3 月几内亚卫生部确定该地区 暴发 EVD 疫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