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小麦条锈病菌和叶锈病菌定性识别和定量测定中的应用_李小龙_马占鸿
第
3
4
卷,第
3
期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Vol.34
,
No.3
,
pp
643
-
647
2
0
1
4
年
3
月
S
p
ectrosco
py
and
S
p
ectral
Anal
y
sis
March
,
20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小麦条锈病菌和
叶锈病菌定性识别和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李小龙1,马占鸿1,赵龙莲2,李军会2,王海光1*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性偏最小二乘法(
DPLS
)和定量偏最小二乘法(
QPLS
)分别实现了 小 麦
条锈病菌和叶锈病菌的定性识别和定 量 测 定。获 取 两 种 锈 菌 单 一 夏 孢 子 样 品 各
50
个 以 及 条 锈 病 菌 纯 度 为
2.5%
~
100%
的混合样品
120
个。采集样品光谱后,将两类样品均按
2∶1
的比 例 分 为 建 模 集 和 检 验 集,在
4
000
~
10
000cm
-1内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模。散射校正预处理方法下、主成分数为
3
时,定性识别模型
的 建模集和检验集识别准确率均为
100.00%
。“极差归一
+
散射校正”预处理方法下、主成分数为
6
时,定量
测定模型建 模 集 的 决 定 系 数(
R
2
)、校 正 标 准 差(
SEC
)、平 均 相 对 误 差(
AARD
)分 别 为
99.36%
,
2.31%
,
8.94%
,检验集的
R
2
、预测标准差(
SEP
)、
AARD
分别为
99.37%
,
2.29%
,
5.40%
。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
对这两种锈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植物病原菌的定性识别 和 定 量 分 析 提 供 了 一 种 基 于 近 红
外光谱技术的新方法。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定性识别;定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O657.3
;
S431.9
文献标识码:
A
DOI
:
10.3964
/
j
.issn.1000
-
0593
(
2014
)
03
-
0643
-
05
收稿日期:
2013
-
05
-
15
,修订日期:
2013
-
09
-
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2BAD19B04
)资助
作者简介:李小龙,
1988
年生,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e
-
mail
:
g
ood
_
6017
@
126.com
*
通讯联系人
e
-
mail
:
wan
g
hai
g
uan
g@
cau.edu.cn
引
言
由
Puccinia
strii
f
ormis
f.s
p
.tritici
引起的小麦条锈病
和由
P.reconditaf.s
p
.tritici
引起 的 小 麦 叶 锈 病 发 生 范 围
广、流行性强、危害性大,是 长 期 影 响 中 国 小 麦 安 全 生 产 的
两种重要病 害[1]。小 麦 条 锈 病 和 叶 锈 病 均 为 气 传 多 循 环 病
害,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形式借助气流传播完成周年侵染循
环,田间菌量关乎这两种病害能否发生流行及流行的严重程
度[1]。田间这两种病原菌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测定对于这两种
病害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病原菌监测结果分别对
这两种病害进行早期预警,可以及时 制 定 防 治 策 略、对 症 下
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一般利用孢子捕捉法实现田间气传病原菌量的监测。然
而,利用孢子捕捉器不可避免的会收集到小麦条锈病菌和叶
锈病菌的混合孢子,混合状态下难以区分病原种类和进行病
原定量估计。一般地,这两种小麦锈菌 的 识 别 主 要 是 利 用 室
内接种 鉴 定[1]、盐 酸 处 理 后 形 态 观 察[2]、分 子 生 物 学 方
法[3-5]等进行。小麦 苗 期 发 生 条 锈 病 和 叶 锈 病 时,这 两 种 病
害症状容易混淆,难以准确鉴别。小麦 条 锈 病 菌 和 叶 锈 病 菌
的夏孢子经盐酸处理后形态和原生质体发生变化,依此可对
这两种锈菌进行种类鉴别,但是夏孢 子 活 力、盐 酸 浓 度 等 对
鉴别结果有很大影响,为保证鉴别结 果 的 准 确 性,需 要 结 合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综合判断。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准确实
现这两种锈菌的种类鉴定,但过程繁 琐,仪 器 和 技 术 要 求 比
较高,目前难以在生产 上 推 广 普 及。并 且,小 麦 条 锈 病 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QC11-448422-2021 高压开关成套设备安全认证规则.pdf VIP
- 模块8 西餐冷菜制作实训《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ppt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 陪玩群考核题目及答案大全.docx VIP
- 化工过程与合成-第8章分离塔序列的综合2课程.ppt VIP
- 模块7 西餐冷调味汁制作实训《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pptx VIP
- 化工系统工程分离塔序列的综合.pptx VIP
- 紫色插画风软件测试年终总结PPT模板.pptx VIP
- 模块6 西餐热少司制作实训《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ppt VIP
- CSCV新松工业机器人通用操作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