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幼稚不足。
纯阳:是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现象。三岁以下。
马牙:新生儿上腭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的隆起颗粒,称为马牙。
螳螂子: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吸,不能挑割。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西医学称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脐疝: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于压回。
脐膨出:部分腹腔脏器通过前腹壁正中的先天性皮肤缺损,突入脐带的基部,上覆薄而透明的囊膜,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
贫血:单位容积末梢中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心跳呼吸骤停(CPA):是最危急和最严重的临床疾病状态,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CPA的治疗原则:现场抢救,尽快恢复心跳,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和呼吸,以保证全身,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及氧供应。
步骤(ABCD):1.通畅气道2.建立呼吸3.循环支持4.药物治疗
·《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陈飞霞《幼幼集成》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极易伤损夭折,收到不良因素的刺激;
新生儿期:出生后满28天,容易患病,患病后反应差、变化快,死亡率高,机体调节功能不足,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较差;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脾胃病变,脾胃未充,运化力弱;
幼儿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容易感染发生时行疾病,户外活动增加;
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周岁,易发生意外;
学龄期:从小学开始6~7周岁到青春期前;
青春期:10岁~18岁。
·体重 ≦6个月,体重㎏=3+0.7×月龄;
7~12个月,体重㎏=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8+2×年龄。
身高(2~12周岁)㎝=70+7×年龄。身高和体重是小儿生长的重要指标。
囟门:前囟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已闭合,未闭合正常2~4个月闭合。囟门早闭且小,小头畸形;囟门迟闭且大,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囟门凹陷阴伤液竭之失水、极度消瘦的小儿;囟门凸出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
头围:足月儿出生时33~34㎝,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1周岁46㎝,2周岁48㎝,5周岁50㎝,15岁54~58㎝。
牙齿:出生后4~10个月开始出乳牙,6岁左右萌生第1颗恒牙,乳牙数=月龄-4或6 。 血压:收缩压㎜Hg=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
·运动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
·婴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小儿易肺常不足,脾常不足。
·望诊包括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和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
察指纹适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
指纹的辩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黄疸致病因素:湿热与寒湿。发病机制: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感冒易夹痰、夹惊、夹滞。病机关键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
感冒治疗基本原则:疏风解表
湿重于热—甘露消毒饮
·肺炎喘嗽主要临床特征:发热、咳嗽、气促、鼻煽。西医学小儿肺炎。病因:感受风邪。病理机制:肺气郁闭。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机:正虚易感,或正虚邪伏。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脾、肾。
·鹅口疮病原菌:白色念珠菌;病机:心脾积热,虚火上浮;治疗原则:清热泻火 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加减;虚火上炎---知柏地黄丸加减
·口疮:病位:在心脾胃肾,治疗原则:清热降火。 风热乘脾—银翘散加减;脾胃积热—凉膈散加减;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散加减;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泄泻:致病因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以及脾胃虚弱,其中湿邪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病机:脾胃运化失常,分清别浊功能受损,清浊相干,并走于大肠。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泻下急迫,量多次频,黄褐秽臭,或夹少许黏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伴风寒表证—风寒泻;大便稀溏酸臭,脘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苔腻脉滑---伤食泻
·厌食:病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