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复习“词语辨析”课件
四、词语辨析
1.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 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等,不能用前者。;2.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原句: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3.萧索·萧条
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如“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荒村”。萧条:可用以形容经济衰微,经济不景气;也可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4.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两个成语都形容十分紧迫,但有区别,“刻不容缓”是一分一秒也不容许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势紧迫。“迫不及待”是“急迫地不能等待”的意思,多形容心情迫切。;5.嗜好·癖好
原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灯下漫笔》)
嗜好:指特殊的爱好。癖好:指习惯性的偏爱,因为有偏爱,多用于贬义。;6.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原句: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灯下漫笔》)
数见不鲜:指经常看见,不再新奇,偏重次数。数不胜数:形容很多,数不过来,偏重个数。;7.遏制·遏止
原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一种感情。(《我为什么而活着》)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8.否则
“否则”等于“如果不这样,那么”,后面不能再出现假设的情况,直接跟结果。;9.反而
“反而”是语气副词,它表示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 或按常情在某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反而”可用在单句中,但更常见的是用在复句中。例如:有些演员唱 歌、演奏必伴之摇摆、扭屁股的动作,以为可以赢得观众,谁知不但没有博得喝彩声,反而引起了多数观众的议论和指责。;10.不免·难免
两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两词常换用。
“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后一小句的状语。‘‘老栓见了这样子,不免皱了皱展开的眉 心”。“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 如“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另外,“难免”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如“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占一点农田是难免的”。
注:“未免’’与“不免…‘难免”意义不同。“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一、通假字
1.《(诗经)三首》
于嗟鸠兮 于,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说怿女美 说,通“悦”;“女”通“汝”。; 2.《离骚(节选)》
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
3.《孔雀东南飞(并序)》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4.《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缺霹雳 列,通“裂”。; 5.《词七首》
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6.《六国论》
暴霜露 暴,通“曝”。读pù,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读yàn,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7.《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读f?。
8.《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读mù。
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读zhì。; 9.《项脊轩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
10.《五人墓碑记》
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通“捂”,插。;11.《登泰山记》
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
二、古今异义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今义:水大的样子。
4.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5.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6.感君区区怀。
古义:真情挚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8.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今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