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大学 编译原理 词法分析器实验报告
词法分析设计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编程实践,了解词法分析的任务,掌握词法分析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构造方法,对编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完整的和清楚的理解,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运用。
?
2. 实验内容?
用C++语言实现对C++语言子集的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通过输入源程序从左到右对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若遇到错误则显示“Error”,然后跳过错误部分继续显示?;同时进行标识符登记符号表的管理。
3. 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采用NFA-DFA-DFA0的过程:
对待分析的简单的词法(关键词/id/num/运算符/空白符等)先分别建立自己的FA,然后将他们用产生式连接起来并设置一个唯一的开始符,终结符不合并。
待分析的简单的词法
(1)关键字:
asm,auto,bool,break,case,catch,char,class,const,const_cast等
(2)界符(查表)
;,,,(,),[,],{,}
运算符
*,/,%,+,-,,=,,,^,|,++,--,+=,-=,*=,/=,%=,=,^=,|=
relop:
其他单词是标识符(ID)和整型常数(SUM),通过正规式定义。
id/keywords:
digit:
空格有空白、制表符和换行符组成。空格一般用来分隔ID、SUM、运算符、界符和关键字,词法分析阶段通常被忽略。
空白、制表符和换行符:
4. 相关自动机描述
DFA:
DFA0:
流程图
5. 核心数据结构描述
(1)生成的token序列由name、type、attr保存。
struct token{
string name;
string type;
int attr;
};
(2)本文的大多数数据结构都用map来保存,优点是查找方便,大大提高时间复杂度。
mapstring,int Keywords; //保存关键字
mapstring,int Sep; //保存界符
mapstring,int Relop; //保存比较运算符
mapstring,int Op; //保存其他运算符
mapstring,intid; //保存输入字符串中的id
mapstring,intnum; //保存数字
vectortokenToken; //保存token序列,大小未知,所以采用vector保存
6. 核心算法描述
(1)void addToken(string s,int type)s为找到的字符串,type为可能类型。
将分析出来的token()序列添加到Token序列表中。如果是类型为1,查看关键词表,若找到,其类型为关键词并将其以类型为关键词存储到Token表中;若未找到,则查找id表,若找到,说明该id已经出现过,否则添加新的id到id表中,将该i字符串以类型为id添加到Token表中。如果类型为2,在界符表中查找,如果找到以类型为界符存储到Token表中,同理其他几种类型。可能类型为1--5,如果出现其他类型表示是词法分析器中发现额错误,将错误信息记录下来。
void addToken(string s,int type)
{
switch(type){
case 1:
l_it=Keywords.find(s);
if (l_it!=Keywords.end()){
token t={s,keywords,l_it-second};
Token.push_back(t);
}else{
l_it=id.find(s);
if (l_it==id.end())
{
id[s]=idNum;
token t={s,id,idNum++};
Token.push_back(t);
}else {
token t={s,id,l_it-second};
Token.push_back(t);
}
}
break;
case 2:
l_it=Sep.find(s);
if (l_it!=Sep.end()){
token t={s,separatrix,l_it-second};
Token.push_back(t);
}
break;
case 3:
l_it=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2米高支模方案教程.doc
- 4.3.空间直角坐标系教程.pptx
- 上海大学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3.doc
- 4.2山地的形成教程.pptx
-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程.pptx
- 4.3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应用教程.ppt
- 上海英语高考及时雨翻译(中文+答案)word版.docx
- 4.3汉语写作课教程.ppt
- 上海邦元智能工程师(建筑弱电)试卷.doc
- 4.3空间直角坐标系学案(人教A版必修2)教程.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