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盆地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解剖.doc

四川盆地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解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盆地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解剖

PAGE  PAGE 11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 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 金涛 陈玲 郭蕊莹 乐园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 近年来,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迅猛,但其资源潜力如何亟待评价,这就需要在建立刻度区基础上进行。而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地质认识较为清楚,上交的三级储量已达1.61亿吨。特别是川中大安寨段油层,具有近源充注、不受局部构造圈闭控制、特低孔特低渗、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典型致密油特征。本文针对致密油特点选用了3种评价方法:EUR类比法、丰度类比法和体积法。公山庙油田具有勘探程度高、地质认识程度高、油气资源探明程度高等“三高”条件,是建立刻度区最为有利的目标区之一,通过对其系统解剖,为资源评价中的类比法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公山庙 大安寨段 致???油 刻度区 项目编号 2013E-050208 作者简介 金涛,1969年生,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学专业;现从事测井、地质建模和石油勘探研究工作,地址:四川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勘探开发研究院,邮编610041,电话: 028邮箱:jint@ 1、概况 公山庙油田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在大安寨段底构造图上为一东西走向的短轴背斜,位于浅~半深湖亚相,大安寨段岩性为页岩夹介壳灰岩,致密油层主要位于顶、底部。 刻度区面积640km2,满覆盖二维地震详查间距为1~1.5km,三维地震勘探面积527km2,覆盖刻度区大部分地区;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共探明储量1000×104t,面积290km2,探明率47%(图1)。 图1 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刻度区 公山庙油田目前共钻遇大安寨段的井有90口,其中大安寨段试油85口,获工业油气井60口,投入生产井45口,勘探成功率70%。大安寨段累计产油23×104t,占油田总产量的50%,探明范围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36%,剩余可采储量40×104t。 2、石油地质特征 2.1 烃源条件 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有4口井151个烃源分析样品,均为Ⅱ型酐酪根,有机碳含量(TOC)最低0.05%,最高4.27%,一般0.3~2.6%,平均1.12%;产烃潜量(S1+S2)最低0.05mg/g,最高17.37mg/g,一般0.2~8.6mg/g,平均3.2%(图2);成熟度(Ro)在1.0~1.13%之间,平均1.05%;生油强度由北往南增加,为30~45×104t/km2,平均40×104t/km2。 图2 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有机碳含量、产烃潜量直方图 刻度区有效烃源岩(TOC≥1%)取值:有效烃源岩厚度最低29m,最高值42m,取值34m;有机碳最低1.48%,最高1.60%,取值1.55%;产烃潜量为2.0~8.6mg/g,取值5.8mg/g。均为从北往南增加,有效烃源岩全覆盖刻度区,Ro从西往东增高,平均1.05%。 2.2 储集条件 大安寨段储集条件最好的储集岩主要为亮晶和重结晶的纯介壳灰岩(表1),脆性好,为最主要的储集岩类。 表1 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物性统计表  厚度 m孔隙度 %裂缝孔隙度 %渗透率mD裂缝(条)裂缝密度(条/m)纯灰岩8.00.850.210.056433.2含泥质灰岩2.01.280.015101.4泥质灰岩3.31.850.01951.3大安寨储层物性条件差,为低孔、低渗透、微裂缝以片状喉道为主的致密油藏。储层基质岩块孔隙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0.1mD;有效孔隙半径平均143μm,有效喉道半径平均1.88μm,有效孔喉半径比106,有效孔隙-喉道数31个/cm3。储集空间类型主要由微孔、微裂隙组成,占储集空间的80%,为典型的(微)裂缝—(微)孔隙型储层。 微裂缝主要为构造作用形成,此外还有少量因成岩作用产生的收缩缝等。荧光薄片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大面积发育的微孔、微裂缝都具有比较好的含油气条件,它们不仅是有效的储集空间,也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 2.3 源储关系 大安寨段中、下部以厚层黑色页岩为主,夹薄层介壳灰岩条带,灰岩中含泥质较重,厚35~50m,主要为生油层;上部以纯介壳灰岩为主,常夹薄层页岩条带,往下泥质加重,厚20~30m;底部以纯介壳灰岩为主,厚5~15m;顶、底两套纯介壳灰岩为储集岩发育段,与中、下部厚层烃源岩紧密接触(图3)。 图3 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岩石组合柱状图 2.4 油藏特征 大安寨段油藏为低粘度、低密度、微含蜡、未饱和的轻质油藏,以弹性驱~溶解气驱为主。有一定量的油田伴生气,地层水不活跃,无边、底水分布,只油藏局部有少量封存水。 原始地层压力35~39Mpa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