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

;;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探究: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为何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魏 源; 材料1:“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林则徐;1.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C.是否与外国正常交往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4、洋务运动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3)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4)60年代开始,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5、对洋务运动评价 a.引进西方???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一定程度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瓦解;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种思想的实质及目的何在?;3、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活动有哪些?;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无:①洋务派“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4.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5、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柳”是指 A.封建统治的力量 B.新的经济因素 C.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近代科学技术;6.“伦敦,12月27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则消息出现于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二次革命时期 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背景:;康有为;梁启超(1873—1929);严复(1854—1921);; 特点: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1、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 2、促进人民觉醒(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8、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括 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社会环境 ④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