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患者心理行为反应特点及对应护理.doc
创伤患者心理行为反应特点及对应护理
【关键词】 创伤患者;心理行为
当意外事故创伤而致机体发生急剧变化突然时,并将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心理行为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2]。过度的心理行为障碍会引起躯体的病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而致各种疾病。因此,协调和疏导患者的心理行为,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境环境中,发挥医疗的作用使疾病早日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2005年抢救100例创伤患者,男80例,女20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3岁,青壮年占80%。致伤原因:车祸、子弹伤、爆炸伤、刺伤、机械绞轧伤、高空坠落伤。仅对此类患者的共同心理行为反应加以 分析 及对应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2心理行为反应的特点
2.1退化性期健康的体魄,由于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在毫无预感和准备的前提下遭受打击,面临伤与残、生与死??关头,患者心理会产生恐惧感,呈现出面色苍白、全身发抖、痛苦呻吟、哭闹喊叫、不知所措的心理行为反应。此时心理压力特别大,承受能力特别差,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此时,患者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的身上,期望得到及时的抢救和 治疗 ,满足心理所需解除痛苦。
2.2进攻性期特别是因公致伤或斗殴的患者,表现出焦虑不安、心神不宁、暴躁易怒,对家属、肇事的对方,医护人员莫名其妙的发怒,毫无理智的发泄,有时达到难以自控,对治疗和护理不合作,有时甚至攻击自己。由于青年期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高于少年和成年期,血液里的化学成分正是心理行为冲动的因素。此期尤以青年居多。
2.3休克期创伤患者一般要行手术治病,手术不管大小对患者来说都会产生一种心理活动。能否通过手术这一关,对患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加之,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孤独感。对于抢救治疗似乎不在意,呈现表情淡漠、麻木不仁、无主诉、不能更好的领会该事件的分量和创伤的程度。各种心理反应的阈值增加。
2.4抑郁反应期患者通过一段治疗,发现意外事故给自己造成了身体不可弥补的损失,如肢体残缺、容貌毁损、丧失工作和 学习 时,使患者困扰在悲痛、忧伤、抑郁失望的情绪中难以解脱,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自己受伤又连累别人时,承受的压力更大,表现出悔恨交加、自责自罪、沮丧失望,有时还会出现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2.5依赖反应期多见于一些因公伤和医疗费报销的患者,安于患者角色的现状,小病大养,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自信心减弱,呈现出患者角色强化的行为表现,见于原来那些具有被动和依赖性格的人。
2.6适应期患者进入角色后,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精神上的适应性降低,对兴趣、爱好、事物评价在行为表现上都要重新适应。表现出以应付的态度制订解决 问题 的 方法 和减少应激的策略行为,情绪逐渐稳定,面对现实,勇于向疾病挑战,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达到合理有利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过程。
3护理对策的实施
3.1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创伤急诊患者不同平诊患者,患者没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改变护士的最初印象,因此,要使患者对护士的信赖,获得最佳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面对急诊患者应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感和责任感,细心、热情,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对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丧失理智的行为,应谅解,给予耐心的诱导、劝解,帮助其恰当的面对现实。有的患者出现不堪忍受的折磨、拒绝合作的行为,应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宽慰患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动作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树立护士良好的第一印象。
3.2诚心相待、予以可信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与致伤原因、程度、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有时是不能自控的,如果我们以生硬的、机械的、硬对硬的对待,就会使患者产生进攻性心理行为, 影响 疾病的康复和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细心观察、了解、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施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利益。以真诚去关怀护理他们,用温柔的态度去感化他们,使患者感到护士可信,能获得安全感。
3.3启迪疏导、摆脱困扰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当一个人遭受创伤并通过 治疗 发现自己的身体留下不同程度的伤残,身心会遭受莫大的痛苦,有的患者会不能自罢,出现抑郁性心理。过度的情绪压抑会使人的思维逻辑能力受到 影响 ,产生盲目行为,如何使深受创伤的心灵得到安慰,从一张张忧愁的面容、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享受到健康权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启迪患者控制自己的情绪,给患者以细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照顾,使他们振作精神,透露、宣泄内心的痛苦,解除忧郁的心理。
3.4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其目的是创造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美感,使患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相应的满足,来提高患者的情绪,增强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对休克期行为反应的患者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