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中国社会质量状况调查
当前中国社会质量状况调查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当前我国社会质量状况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总体来说,我国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公众的社会经济保障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公众认为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太低,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同时,社会信任水平较低、价值信仰匮乏等成为阻碍社会凝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包容层面,当前社会存在着一定的社会歧视。数据还表明,公众不公平感在财富及收入分配、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领域最为显著。另外,当前我国的社会赋权水平较低,公众缺乏政治效能感,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水平较低。
关键词:社会质量 社会经济保障 社会凝聚 社会包容 社会赋权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未来的五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的经济正进入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时期。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成为社会建设的指导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开始从单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研究,转变为对社会发展质量的研究,并引入了西方学界的“社会质量”理论来测量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水平,对如何提高我国社会发展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社会质量”这一概念首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欧盟学者提出,旨在提供全面衡量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标准。在社会质量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学者建立了一整套社会质量测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统计资料衡量各自国家的社会质量状况以进行国际比较,并据此对有关社会政策进行调整。目前,这一理论范式已受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与采纳。
国内学者对“社会质量”这一概念的引入,标志着学界对社会发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理论层面而言,社会质量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学者们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非经济因素;从经验层面而言,对社会质量的研究也从对单一的经济社会增长量化的总结转变到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的变化的关注。换言之,社会质量理论不是简单地用经济发展水平代替社会发展水平,而是把社会作为有机体,从整体层面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在社会质量理论的基础上,社会质量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个方面对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以“社会质量”为研究主题,于2015年6月至11月,开展了第五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此项全国抽样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个县(市、区)、600多个村(居委会),设计样本量为10268位城乡居民。由于调查尚未完全结束,此文中的数据基于目前已回收的8925位受访者资料,特此说明。在调查中,从社会质量的四个方面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社会质量现状和发展水平,对可能影响我国社会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性因素进行分析。
一: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保障状况
社会经济保障关注的是社会能否为其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质量指标体系中,社会经济保障子系统包含的指标有收入与居住、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水平等。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收入差距仍然显著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测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从调查结果看,城乡居民收入逐年稳步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为明显。具体来说,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值为15558.2元,较2010年名义增长6.4%;2014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值为15981.1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2.7%。其中,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五等分分组,低收入家庭(最低20%收入家庭)的2012年收入较之2010年的增幅为18%,2014年较之2012年的增幅为21%。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收入组,收入增速逐渐趋缓,例如,中高收入家庭的2012年收入较之2010年的增幅为9.9%,而2014年较之2012年的增幅则放缓为3.8%。同时,我们也看到,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之间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但是,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例如,2010年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均值比为3367,2012年的均值比为27.59,2014年的均值比为22.63,体现出我国社会在缩小贫富差距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平水平、提升社会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有进一步的改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从数据情况看,目前受访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为95.4%,较2013年调查时上升了1.9个百分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