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移植就是将健
康者的肾脏移植给
有肾脏病变并丧失
肾脏功能的患者。
根据供肾来源不同
分为自体肾移植,
同种肾移植,和异
种肾移植。
肾移植并非新肾
与旧肾的交换。;因为右侧髂窝的血管较浅,手术时容易与新肾脏血管接驳。因而常将肾脏植入病人右下腹的髂窝内。
一般多选择髂内动脉进行吻合,如果右髂内动脉管腔内出现动脉硬化、管腔狭小,术后恐血流量不足,亦可以与病人髂外动脉作吻合
;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故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均可用肾移植治疗。但为了提高肾移植存活率,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患者较为严格,一般从病情、原发病种类、年龄等方面考虑。
Scr>1326μmol/L(15mg/dL),
Ccr<5mL/min是肾移植的基本依据。
血肌酐Scr 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人 80~120ml/min)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1)当肾脏疾病是由全身疾患所引起的局部表现时,不能考虑肾移植,因为这一疾病将蔓延到移植的肾脏。如淀粉样变性、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弥漫性血管炎等。
(2)全身严重感染、肺结核、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病人,不能考虑肾移植。因在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时,疾病将迅速恶化。;一、血型相配,O型病人--- O型血人的肾脏;AB型病人A、B、AB型人的肾
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用于判断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和致敏程度。无致敏PRA=0-10%,中度致敏PRA=11-50%,高致敏PRA>50%,移植肾存活率依次下降。特别是如果PRA>80%,一般认为是移植的禁忌证,除非找到HLA相配的供肾。
三、淋巴细胞毒 肾移植要求受者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即淋巴细胞毒试验的细胞杀伤率要小于10%为阴性、10%-15%为弱阳性、大于15%为阳性。
四、HLA配型,人类组织相融性抗原HLA有HLA-A、B、C、DR、DP、DQ这6 大类型,其中供受者的HLA-DR抗原是否相合最为重要,HLA-A和HLA-B抗原次之
/shen/shen_4435.html ;① 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是最急剧、后果最严重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约为1%~5%。它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一般发生在24小时内,个别可延迟至48小时。表现为移植肾变为花斑色,体积增大肾色泽由鲜红出现紫纹,进而呈暗红,乃至呈紫褐色并失去光泽,无尿,少数出现寒战、高热。为不可逆的排斥反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行移植肾切除。
② 加速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肾移植术后2~5天内,排斥反应程度剧烈,病程进展快,移植肾功能常迅速丧失,严重时移植肾破裂出血。加速性排斥反应治疗困难,治疗逆转率约为30%左右。
③ 急性排斥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排斥反应。可发生于肾移植术后的任何时间,但多发生在移植后的3个月内,其中第1个月内最常见。典型表现为:发热、尿少、血压升高、血肌酐上升、移植肾胀痛。临床上治疗方法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抗体治疗和血浆置换等。急性排斥反应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90%以上患者可以治愈。
④ 慢性排斥反应:是指免疫因素介导的移植肾功能缓慢减退,一般发生在肾移植3~6个月后,肾功能呈缓慢减退,血肌酐进行性升高,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排斥反应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更加重要。
/news/123396584.html ;用药原则通常以钙神经蛋白抑制剂为主的基础用药 (环孢霉素和 FK-506); 霉酚酸酯和硫唑嘌呤都有骨髓抑制作用; 皮质类固醇也是基本用药。
环孢霉素 (或 FK-506)+霉酚酸酯 (或硫唑嘌呤)+皮质类固醇的三联用药是维持免疫抑制的常用方案。;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移植肾破裂、肝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是肾移植后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将近一半的受者死亡时移植肾有功能。
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
范连慧 刘龙: 187例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分析;
刘勇 杨亦荣 : 145例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分析;移植肾破裂是肾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已证实移植肾破裂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排斥反应时一方面移植肾水肿,体积增大,肾被膜张力增大,另一方面患者体内钠水潴留,血压波动范围增大,患者在咳嗽、咳痰时腹压突然增加,及体位突然改变时,移植肾周压力升高,造成被膜破裂进而移植肾破裂。;(1)基础疾病及原发病的长期消耗使受者术前的体质明显减弱 ,尿毒症患者严重贫血 、低蛋白血症和重要脏器功能病变使其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 。
(2) 肾移植手术的创伤, 尤其是手术前后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
(3)各种导管留置提供了病原体的侵袭途径。 如 桡动
文档评论(0)